川东北开县满月甘泉剖面长兴组生物丘构成及成丘模式

被引:11
作者
荣辉 [1 ]
焦养泉 [1 ,2 ]
吴立群 [1 ]
李荣 [1 ]
王瑞 [1 ]
王世虎 [1 ]
杨赏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物丘; 成丘模式; 长兴组; 川东北;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9.01.001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川东北开县满月甘泉剖面长兴组早期发育两期生物丘,分别位于两个向上变浅的沉积旋回中上部。通过露头解剖、镜下鉴定和X衍射等手段,对该剖面生物丘构成进行精细研究发现:第一期生物丘在角砾灰岩的基础上发育,造丘生物以蓝绿藻为主;岩性为泥晶灰岩和含云灰岩;由丘基和丘核构成。第二期生物丘在生物碎屑滩的基础上发育,造丘生物早期主要为蓝绿藻和粗枝藻,后期以各类海绵和珊瑚为主;岩性为泥—微晶灰岩,局部白云岩化;发育丘基、丘核和丘顶,最终向礁骨架演化。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两期生物丘成丘模式:前者属于低能生物丘,形成于台缘前斜坡相带内,经历了两个演化阶段;而后者属于高能生物丘,形成于台地边缘生物礁滩相带内,经历了四个演化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达县—宣汉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礁滩相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制约 [J].
马永生 ;
牟传龙 ;
谭钦银 ;
余谦 ;
王瑞华 .
地学前缘, 2007, (01) :182-192
[2]   生物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J].
钟建华 ;
温志峰 ;
李勇 ;
郭泽清 ;
王海侨 ;
柳祖汉 ;
冀国盛 ;
吴孔友 .
地质论评, 2005, (03) :288-300
[3]   川东北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组成及成礁模式 [J].
牟传龙 ;
谭钦银 ;
余谦 ;
王立全 ;
王瑞华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4, (03) :65-71
[4]   四川盆地南部志留系碳酸盐灰泥丘成因与储集性 [J].
杨晓萍 ;
张宝民 ;
柳少波 .
海相油气地质, 2002, (04) :26-32+5
[5]   四川盆地早古生代灰泥丘中的微生物及其造岩和成丘作用 [J].
张廷山 ;
沈昭国 ;
兰光志 ;
王顺玉 ;
戴鸿鸣 .
沉积学报, 2002, (02) :243-248
[6]   川东二叠纪生物礁的再认识 [J].
范嘉松 ;
吴亚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1) :12-18
[7]   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上白垩统生物丘 [J].
彭阳 ;
郭宪璞 ;
王易农 ;
丁孝忠 .
地质通报, 2002, (02) :83-87
[8]   湘西北早奥陶世南津关组生物丘(礁)及其形成环境 [J].
李光 ;
吴庆波 .
地层学杂志, 2001, (01) :48-50
[9]   四川盆地东部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气藏形成机理 [J].
王一刚 ;
张静 ;
杨雨 ;
刘划一 ;
余晓锋 .
海相油气地质, 2000, (Z1) :145-152
[10]   塔中地区中晚奥陶世灰泥丘初步研究 [J].
吴光红 ;
张宝民 ;
边立曾 ;
刘静江 .
沉积学报, 1999, (02) :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