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大油气田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被引:71
作者
汪泽成
赵文智
胡素云
姜华
潘文庆
杨雨
包洪平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公司
[3]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4]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5]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集群式分布; 地层圈闭; 岩性圈闭; 油气藏类型; 海相碳酸盐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对塔里木、四川及鄂尔多斯三大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大油气田的解剖研究,将我国碳酸盐岩圈闭和油气藏划分为构造型、岩性型、地层型及复合型等4大类21种类型。其中,岩性圈闭可划分为生物礁圈闭、颗粒滩圈闭及成岩圈闭;地层圈闭可分为块断古潜山圈闭、准平原化侵蚀古地貌圈闭、残丘古潜山缝洞体圈闭、似层状缝洞体圈闭、地层楔状体圈闭及地层上超尖灭圈闭。我国陆上海相碳酸盐岩大油气田主要由中低丰度地层型和岩性型油气藏群构成。台缘带发育的生物礁油气藏与颗粒滩油气藏沿台缘带呈"串珠状"分布;准平原化侵蚀古地貌油气藏群呈"团块状"分布;缝洞油气藏群受缝洞储层发育层位控制,呈"似层状"大面积分布。大型古隆起及斜坡带、台缘带是岩性、地层油气藏集群式分布的有利区,油气勘探潜力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塔里木盆地塔中83—塔中16井区碳酸盐岩油气特征及其成因机理
    杨俊
    姜振学
    向才富
    王红平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 33 (01) : 101 - 110
  • [2] 海相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形成机理与分布预测
    何治亮
    魏修成
    钱一雄
    鲍征宇
    范明
    焦存礼
    彭守涛
    陈冬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 32 (04) : 489 - 498
  • [3] 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岩层系孔隙型与裂缝型气藏成藏差异性
    郭彤楼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1, 32 (03) : 311 - 317+326
  • [4] 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奥陶系储层形成的控制因素与复合-联合成因机制
    何治亮
    彭守涛
    张涛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6) : 743 - 752
  • [5] 中国中西部地区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类型与成藏模式
    朱光有
    张水昌
    张斌
    苏劲
    杨德彬
    [J]. 石油学报, 2010, 31 (06) : 871 - 878
  • [6] 中国海相油气田形成的地质基础
    张水昌
    梁狄刚
    朱光有
    张兴阳
    张宝民
    陈建平
    张斌
    [J]. 科学通报, 2007, (S1) : 19 - 31
  • [7]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岩溶古地貌气藏特征及勘探进展
    杨华
    黄道军
    郑聪斌
    [J]. 中国石油勘探, 2006, (03) : 1 - 5+12+6
  • [8] 中国高效天然气藏形成的基础理论研究进展与意义
    赵文智
    汪泽成
    王兆云
    王红军
    [J]. 地学前缘, 2005, (04) : 499 - 506
  • [9]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勘探特殊性问题
    金之钧
    [J]. 地学前缘, 2005, (03) : 15 - 22
  • [10] 中国大中型气田分布的地质特征及主控因素
    王庭斌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4) : 1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