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麻茶泡茶方案及制茶工艺探讨

被引:5
作者
芮璐 [1 ]
王洋阳 [1 ]
张卫明 [1 ,2 ]
刘起棠 [3 ]
顾龚平 [1 ,2 ]
陆长梅 [1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
[3] 新疆戈宝罗布红麻和罗布白麻有限公司
关键词
罗布麻茶; 冲泡条件; 活性物质; 条形茶; 粉碎茶;
D O I
10.13684/j.cnki.spkj.2010.06.029
中图分类号
TS272 [茶];
学科分类号
090203 ;
摘要
以新疆尉犁地区微波杀青罗布麻茶为实验材料,分析可检测茶叶冲泡程度的方法,寻找将茶叶活性物质充分泡出的最佳冲泡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有利于罗布麻茶中活性物质充分利用的制茶工艺。结果显示:罗布麻茶茶汤的总黄酮含量、DPPH清除率和OD325值,相互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提示在罗布麻茶冲泡效率检测中,可以采用3种检测方法的任一方法;影响罗布麻条型茶中活性物质泡出效率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冲泡次数>冲泡水温>冲泡时间,活性物质在95℃水冲泡9 min的第一遍茶汤中的含量最高;罗布麻条形茶在此条件下连续冲泡3次,只能冲泡出茶叶浸提液活性物质总量的50%,而经过粉碎处理,3次连续冲泡几乎可以冲泡出所有能冲泡出的活性物质,提示将罗布麻条形茶粉碎处理,可以大大提高泡茶过程中的活性物质泡出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罗布麻的耐寒、耐盐和耐沙性. 方学良,廖代富. 西北植物研究所简报 . 1983
[2]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质 [J].
胡春 .
中国油脂, 1996, (04) :18-21
[3]   查尔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和构效关系 [J].
张彦文 .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1996, (04) :218-223
[4]   应用DPPH·法测定苹果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 [J].
李红 ;
张元湖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35-38
[5]   罗布麻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选 [J].
盛萍 ;
王新铃 ;
杨学斌 ;
刘宏炳 .
时珍国医国药, 2006, (04) :587-588
[6]   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J].
陈静 ;
梅广 ;
符昌雨 .
食品科技, 2007, (03) :230-232
[7]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黄酮含量的方法 [J].
严赞开 .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 (09) :164-167
[8]   新颖袋泡茶工艺参数的优化 [J].
康孟利 ;
薛旭初 ;
凌建刚 ;
骆耀平 ;
林旭东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11) :130-134
[9]   聚酰胺吸附和纯化蒲黄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J].
刘新义 ;
张水寒 ;
杨永华 .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04) :41-43
[10]  
GB/T830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茶、水浸出物测定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