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拉萨地体中的印支造山事件及年代学证据
被引:27
作者:

李化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蔡志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陈松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唐哲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杨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拉萨地体;
榴辉岩;
韧性剪切带;
(40)Ar-(39)Ar 年代学;
印支造山事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拉萨地体中松多群变质岩系的变形构造、韧性剪切带的研究,剪切带中石英组构的 EBSD 测定,韧性剪切带中白云母40Ar-39Ar 测年结果(220~230Ma),以及晚三叠世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岩体侵入松多群的证据,提出拉萨地体松多群经历了印支期造山事件的认识,这一事件为二叠纪古特提斯洋盆深俯冲(代表标志为拉萨榴辉岩带)之后南、北拉萨地体碰撞的结果。拉萨地体中印支造山带的确定,使青藏高原印支山链的范围从过去认为的羌塘地体南界向南扩大到拉萨地体之中,对于研究古特提斯构造域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595 / 160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西藏拉萨地块MORB型榴辉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J]. 地质通报, 2007, (10) : 1327 - 1339陈松永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杨经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罗立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李兆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徐向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李天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任玉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李化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2]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中的大洋俯冲型榴辉岩:古特提斯洋盆的残留?[J]. 地质通报, 2007, (10) : 1277 - 128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许志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李天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李化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李兆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任玉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徐向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陈松永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
- [3]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松多榴辉岩的岩相学特征和变质演化过程[J]. 地质通报, 2007, (10) : 1310 - 1326李天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兆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徐向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任玉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文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开放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
- [4]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松多榴辉岩的锆石SHRIMPU-Pb年龄及锆石中的包裹体[J]. 地质通报, 2007, (10) : 1340 - 1355徐向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天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陈松永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任玉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李兆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石玉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离子探针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 [5] 中国境内可能存在一条新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青藏高原拉萨地体中发现榴辉岩带[J]. 地质学报, 2006, (12) : 1783 - 1792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许志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耿全如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李兆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徐向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李天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任玉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李化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蔡志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梁凤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陈松永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 [6] 琼西南NE向韧性剪切带构造特征及其40Ar-39Ar年代学约束[J]. 地球化学, 2006, (05) : 479 - 488陈新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王岳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范蔚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彭头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葛铁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 [7] 造山的高原——青藏高原巨型造山拼贴体和造山类型[J]. 地学前缘, 2006, (04) : 1 - 17许志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李海兵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冈底斯带门巴花岗岩同位素测年及其对新特提斯洋俯冲时代的约束[J]. 地质论评, 2006, (01) : 100 - 106和钟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郑常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9] 基于MM1200B质谱系统的MDD模式40Ar/39Ar实验技术及其在阿尔金山中生代冷却中研究中的应用[J]. 质谱学报, 2001, (03) : 8 - 1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郭彦如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新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张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张思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 [10] 西藏冈底斯构造带中段多岛弧-盆系及其演化[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0, (04) : 38 - 46李光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冯孝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黄志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高大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