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装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41
作者
张淑红
吴清平
徐晓可
张菊梅
潘宝怡
彭飞艇
机构
[1] 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微生物应用新技术公共实验室广东省华南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传统方法; PCR; LAMP;
D O 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1.11.030
中图分类号
TS275.1 [净水饮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别采用传统国标GB/T 8538-2008方法、基于OprL基因的PCR方法和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检测桶装水中的铜绿假单胞菌,比较三种方法的检测效果。结果显示,采集的46份市场水样中,用传统GB8538-2008方法检出了3份阳性样品,检出率为6.5%,检测时间至少2天;而PCR和LAMP方法都检出4份阳性样品,检出率为8.7%,并且可在24 h内报告结果。PCR和LAMP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快速灵敏等优点,可用于大批量水样的快速检测和结果初筛。
引用
收藏
页码:1403 / 1405+1335 +133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应用LAMP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 [J].
唐梦君 ;
周生 ;
葛庆联 ;
张小燕 ;
蒲俊华 ;
高玉时 .
现代食品科技, 2011, 27 (06) :719-722
[2]   矿泉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状况调查研究 [J].
邓梅清 ;
张菊梅 ;
郭伟鹏 ;
潘宝怡 ;
吴清平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9, 19 (11) :2672-2673
[3]   细菌“活的不可培养状态”的生态意义及研究进展 [J].
王秀娟 ;
朱琳 ;
陈中智 ;
李宇 .
微生物学通报, 2008, 35 (12) :1938-1942
[4]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沙门菌 [J].
朱胜梅 ;
吴佳佳 ;
徐驰 ;
屈炯 ;
成炜 ;
陈福生 .
现代食品科技, 2008, (07) :725-730
[5]   瓶装水中铜绿假单孢菌的快速检验方法研究 [J].
梁盛年 .
现代预防医学, 2007, (02) :341-343
[6]   瓶装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研究进展 [J].
马群飞 .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3, (02) :95-98
[7]   一起由铜绿假单胞杆菌污染饮水机引起的中毒 [J].
李瑞霞 ;
尹玉华 ;
王军 ;
周辉 ;
李金秀 .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2003, (02) :187-188
[8]   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源铜绿假单胞菌污染调查 [J].
马群飞 ;
林坚 ;
陈美兰 ;
杨明金 ;
阮国洪 .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1, (03) :157-159
[9]   瓶装饮用纯净水铜绿假单胞菌污染情况调查 [J].
马群飞 ;
陈伟伟 ;
杨毓环 ;
邹红 ;
刘绛梅 .
食品科学, 2000, (02) :50-53
[10]   北京市瓶装矿泉水铜绿假单胞菌污染调查 [J].
陈倩,陆峥,杨玉芝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1995, (04) :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