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视角下的担保制度——兼论《民法典》中担保制度的立法构想

被引:10
作者
张凇纶
机构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土地法制研究院
关键词
担保制度; 缔约考量; 信用增强机制; 债权人; 多样化与可流通;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19.06.010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民法典》的编纂为担保制度的革新提供了契机。传统民法物保与人保的二分是过时之举:作为物权的担保物权,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有不小的问题;而人保的对人性假设,也无法妥善应对现代金融市场的挑战。现代担保制度的走向,应是在债权人的视角下,打破物保与人保的隔阂,实现多样性与可流通的制度整合。为了实现这一点,可在《民法典》中将担保制度独立成编;亦可将其纳入(经过修改的)总论;但最现实的做法,或许是在民法中对担保制度进行简约化处理,在充分考虑意思自治和债权人利益的基础上,将其留给商法(或其他特别法)进行更为详实和合适的规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论事前弃权的效力 [J].
叶名怡 .
中外法学, 2018, 30 (02) :327-346
[2]   论流质契约的相对禁止 [J].
高圣平 .
政法论丛, 2018, (01) :72-82
[3]   消费贷证券化分析 [J].
陈戴希 ;
陈靖 ;
徐建国 .
中国金融, 2018, (03) :79-80
[4]   完善我国动产担保的新路径探索(下) [J].
云晋升 ;
彭诚信 .
交大法学 , 2018, (01) :144-153
[5]   商事关系的重新发现与当今商法的使命 [J].
施天涛 .
清华法学, 2017, 11 (06) :136-155
[6]   民法典分则编纂建议——意定“动产担保物权法”部分 [J].
董学立 .
法学论坛, 2017, 32 (06) :113-118
[8]   民法典中担保物权的体系重构 [J].
高圣平 .
法学杂志, 2015, 36 (06) :33-45
[9]   论共同担保人内部追偿规则的构建——兼评《物权法》第176条 [J].
江海 ;
石冠彬 .
法学评论, 2013, 31 (06) :1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