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注入选育产蛋白酶益生菌及其生物学效应研究

被引:7
作者
程茂基
陈丽娟
蔡克周
计峰
孟秀丽
赵彩艳
石秀侠
余增亮
张束清
虞龙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 中国安徽合肥
[4] 中国安徽合肥
关键词
离子注入; 益生菌; 突变; 刻蚀损伤; 自由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33 [微生物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摘要
试验研究了N+注入选育产蛋白酶益生菌及其生物学效应。经N+反复注入诱变筛选,突变高产菌株的酶活由出发菌株的75.8IU.g-1提高到631.6IU.g-1;利用中心组合设计原理摸索出了突变菌株最佳产酶条件:即麸皮24.83%,豆粕23.68%,水50%,硫酸铵1.49%,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66h,培养基pH5.5。生物学效应研究发现:真空处理对活细胞有明显伤害;孢子存活率先是随着注入剂量加大而迅速降低,当注入剂量加大到50×2.6×1013ions/cm2时存活率出现平缓回升,注入剂量超过100×2.6×1013ions/cm2时存活率又再次开始下降;注入剂量越大,孢子突变率越高,中等注入剂量30×2.6×1013N+/cm3~80×2.6×1013N+/cm2可引起较高的正突变率;ESR谱研究结果表明,N+注入前和注入后都有自由基ESR波谱单一峰,随着注入剂量的增大,孢子内的自由基ESR波谱的强度也逐渐增大;SEM观察发现,未经N+注入的孢子较为完整、饱满且表面光滑,而经注入后的孢子表面粗糙,可见明显的刻蚀损伤和破壁现象,并且注入剂量越大,伤痕也越深宽。试验结果提示:N+注入是一种有效的动物益生菌选育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61 / 16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离子注入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诱变效应 [J].
吕树娟 ;
王军 ;
姚建铭 ;
余增亮 .
激光生物学报, 2003, (05) :382-385
[2]   低能N+离子、紫外线和60Coγ射线对绛红小单孢菌产庆大霉素的诱变效应初步研究 [J].
吴健 ;
苏明杰 ;
戴桂馥 ;
王卫东 ;
张书 ;
李宗伟 ;
王雁萍 ;
秦广雍 ;
霍裕平 ;
袁天阳 ;
严欣 ;
甘崇洁 .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03, (02) :120-124
[3]   低能离子束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J].
袁成凌 ;
余增亮 .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3, (04) :57-61
[4]   烟草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真空耐受性研究 [J].
焦浈 ;
秦广雍 ;
霍裕平 .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3, (01) :46-48
[5]   离子注入选育高产壮观链霉菌的研究 [J].
向砥 ;
李炯 ;
姚建铭 ;
余增亮 .
激光生物学报, 2002, (04) :276-279
[6]   低能氮离子注入西瓜胚芽的存活率的初步研究 [J].
尹若春 ;
吴丽芳 ;
郭金华 ;
黄群策 ;
吴李君 ;
余增亮 .
激光生物学报, 2002, (03) :207-211
[7]   复合酶高产菌株选育的研究 [J].
王水顺 ;
林进哲 ;
张金玮 ;
施巧琴 ;
谢必峰 .
药物生物技术, 2001, (06) :317-321
[8]   单宁酸酶产生菌氮离子注入的诱变效应研究 [J].
龚加顺 ;
刘勤晋 ;
肖琳 ;
姚建铭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0, (05) :9-13
[9]   离子注入麦角甾醇酵母选育及发酵工艺 [J].
王纪 ;
蒋海波 ;
姚建铭 ;
薛小莉 ;
谢和金 ;
刘治林 .
微生物学杂志, 1998, (04) :25-28+38
[10]   低能离子束对微生物细胞的刻蚀与损伤研究 [J].
宋道军 ;
余汛 ;
姚建铭 ;
邵春林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1998, (06) :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