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依赖与微化解:大学生情绪的网络集群与风险规避

被引:6
作者
姚江龙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网络参与; 双向刺激; 情绪聚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5.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当下大学生高度依赖网络,关注并热搜各类网络热点,习惯借此实施网络参与。作为同质化程度较高的群体,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其网络参与除传播信息外,更热衷表达情绪、释放"潜动力"。大学生网络参与和网络热点演变之间呈现循环"双向刺激",既加剧大学生情绪集聚、形成情绪风险,又推动网络热点向网络事件演变,给高校及社会应急管理带来挑战。"双向刺激"的引导,要遵循网络事态发展及大学生网络参与的规律;大学生情绪风险的化解,要在准确把握大学生特质及网络环境特点的基础上采取"微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Emergent leaders as managers of group emotion [J].
Pescosolido, AT .
LEADERSHIP QUARTERLY, 2002, 13 (05) :583-599
[2]   微信舆情的传播特征及风险探析 [J].
熊茵 ;
赵振宇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 38 (02) :79-82
[4]   全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现状与引导研究 [J].
高艳丽 ;
朱勤文 ;
乔芳琦 .
湖北社会科学, 2015, (10) :163-167
[5]   微博情绪与微博传播力的关系研究——基于24起公共事件相关微博的实证分析 [J].
刘丛 ;
谢耘耕 ;
万旋傲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5, 22 (09) :92-106+128
[6]   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研判引导方法的思考 [J].
段洪涛 ;
于子淼 .
思想理论教育, 2015, (09) :79-83
[7]   网络流言在大学生中的传播路径及应对策略 [J].
孙琦琰 .
思想理论教育, 2015, (01) :82-87
[9]   “违法的正义”暴力观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 [J].
王国勤 .
探索与争鸣, 2014, (06) :22-24
[10]   网络集体行动认同情绪模型的理论构想 [J].
高文珺 ;
陈浩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53 (02) :16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