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控释氮肥对机插稻氮素利用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31
作者
李玥
李应洪
赵建红
孙永健
徐徽
严奉君
谢华英
马均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缓控释氮肥; 机插稻; 干物质积累; 氮素利用;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探究缓控释氮肥提高机插稻氮素利用效率及增产机制,以早籼中熟常规稻中嘉早17和中籼迟熟三系杂交稻川谷优7329为材料,在150kg/hm2施氮量基础上,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品种为主区,副区设尿素一次性基施、尿素常规运筹、硫包膜缓控释氮肥、硝化抑制剂包膜缓控释氮肥、2种树脂包膜缓控释肥共6种氮肥处理,探究缓控释氮肥和品种对机插稻干物质量和氮素吸收、转运、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及其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品种间差异与氮肥管理对机插稻物质质量、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且互作效应显著。相对于常规尿素运筹,树脂包膜缓控释氮肥能促进机插稻结实期干物质的积累、氮素的吸收及转运,穗部氮积累量提高51.83%,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18.71%,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57.97%,氮肥偏生产力及产量提高5.54%,树脂包膜氮肥对中籼迟熟杂交稻稻株氮素积累及氮素利用效率作用显著,为本试验最优的机插稻配套缓控释氮肥;而硫包膜及抑制剂包膜缓控释氮肥增产、增效均不同程度低于常规施肥,但对机插稻各器官氮素的转运有一定促进作用。此外,生育期长的中籼迟熟杂交稻不同生育时期的氮素积累量、氮转运量及最终产量均显著高于生育期短的早籼中熟常规稻。综合产量与氮素吸收、转运的表现,选用中籼迟熟杂交稻,施用加阳树脂包膜缓控释氮肥,能有效提升机插杂交稻氮素的吸收利用,促进高产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673 / 68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测土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化肥利用率的影响 [J].
黎远文 ;
冯兴 ;
成美琴 .
南方农业, 2014, 8 (19) :25-27
[2]   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干物质、产量及其植株中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J].
陈恺林 ;
刘功朋 ;
张玉烛 ;
刘洋 ;
李超 ;
杨光立 ;
汤文光 ;
肖小平 .
江西农业学报, 2014, 26 (04) :1-5
[3]   不同水分条件下缓/控释氮肥对水稻干物质量和氮素吸收、运转及分配的影响 [J].
彭玉 ;
孙永健 ;
蒋明金 ;
徐徽 ;
秦俭 ;
杨志远 ;
马均 .
作物学报, 2014, 40 (05) :859-870
[4]   双季稻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早稻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J].
唐海明 ;
逄焕成 ;
肖小平 ;
聂泽民 ;
汤文光 ;
于天一 ;
汪柯 ;
李强 ;
杨光立 .
作物学报, 2014, 40 (04) :711-718
[5]   缓/控释肥对杂交水稻根系形态、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J].
彭玉 ;
马均 ;
蒋明金 ;
严奉君 ;
孙永健 ;
杨志远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 19 (05) :1048-1057
[6]   水稻高产氮高效型品种的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 [J].
李敏 ;
张洪程 ;
杨雄 ;
葛梦婕 ;
马群 ;
魏海燕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许轲 .
作物学报, 2013, 39 (01) :101-109
[7]   不同质地土壤下缓释尿素与常规尿素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J].
张小翠 ;
戴其根 ;
胡星星 ;
朱德建 ;
丁秀文 ;
马克强 ;
张洪程 ;
朱聪聪 .
作物学报, 2012, 38 (08) :1494-1503
[8]   水分管理和氮肥运筹对水稻养分吸收、转运及分配的影响 [J].
孙永健 ;
孙园园 ;
刘树金 ;
杨志远 ;
程洪彪 ;
贾现文 ;
马均 .
作物学报, 2011, 37 (12) :2221-2232
[9]   水稻叶色突变体的高光合特性 [J].
欧立军 .
作物学报, 2011, 37 (10) :1860-1867
[10]   不同种植方式水稻高产栽培条件下的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研究 [J].
李杰 ;
张洪程 ;
常勇 ;
龚金龙 ;
郭振华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许轲 ;
魏海燕 ;
高辉 .
作物学报, 2011, 37 (07) :1235-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