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林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23
作者
杨晓梅 [1 ]
程积民 [1 ]
孟蕾 [2 ]
韩娟娟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碳储量; 垂直分布; 森林类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5 [森林土壤分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样地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了黄土高原子午岭林区天然柴松林、辽东栎林及人工油松林3种林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3种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柴松林为13.67g/kg,辽东栎林为13.95g/kg,油松林为11.43g/kg,并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递减的趋势,不同林分变化幅度差异不同,且各土层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2)3种林地土壤有机碳密度差异显著,土层间碳密度变化范围为1.06~3.67kg/m2,并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在整个土壤垂直剖面上,有机碳碳密度在9.38~11.43kg/m2之间,其中0~50cm深度碳密度的贡献率达80%以上。(3)3种林地土壤碳储量偏低,平均为105.2t/hm2,不同林分间的差异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黄土丘陵区不同坡度下土壤有机碳流失规律研究 [J].
贾松伟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9, (02) :30-33
[2]   子午岭60年辽东栎林种子质量与森林更新 [J].
程积民 ;
赵凌平 ;
程杰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1 (02) :10-16
[3]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有机碳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J].
魏孝荣 ;
邵明安 ;
高建伦 .
环境科学, 2008, (10) :2879-2884
[4]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斑表层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何志斌 ;
赵文智 ;
刘鹄 ;
苏永中 .
生态学报, 2006, (08) :2572-2577
[5]   子午岭林区生态系统转换对土壤有机碳特征的影响 [J].
赵世伟 ;
卢璐 ;
刘娜娜 ;
吴金水 ;
苏静 ;
杨永辉 .
西北植物学报, 2006, (05) :1030-1035
[6]   中国东部地区典型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储量分析 [J].
张城 ;
王绍强 ;
于贵瑞 ;
何洪林 ;
张文娟 ;
王伯伦 ;
陈庆美 ;
吴志峰 .
资源科学, 2006, (02) :97-103
[7]   不同植被覆盖下子午岭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J].
张红 ;
吕家珑 ;
赵世伟 ;
周群 ;
陈小燕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 (02) :66-69
[8]   东北东部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贮量和碳通量 [J].
杨金艳 ;
王传宽 .
生态学报, 2005, (11) :83-90
[9]   子午岭次生林区植被中有机碳的储量 [J].
王百群 ;
吴金水 ;
吴振海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10) :1870-1876
[10]   不同植被下中国土壤有机碳的储量与影响因子 [J].
解宪丽 ;
孙波 ;
周慧珍 ;
李忠佩 .
土壤学报, 2004, (05) :687-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