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与教育的系统性融合

被引:74
作者
黄荣怀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未来教育; 教育生态; 科技革命; 教育变革; 系统性融合; 场景识别; 科技赋能; 技术治理;
D O I
10.13541/j.cnki.chinade.20220507.001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当前正处于科技革命与教育变革两个重大领域的历史交汇点,科技进步与教育发展的融合态势已初露端倪。“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已成共识,既体现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念上,也体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是一种对教育的科技赋能。本文通过对科技革命的基本走势进行研判,并深度剖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念、方法和现实困境,提出科技变革教育的探索实践正从单一的科技赋能拓展至社会转型、科技赋能、教育变革和变革有序四个维度。全面的教育变革有赖于各教育场景深度而有序的改革,不同教育场景的改革需要协同推进,进而促进教育的系统性变革。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需要在各教育场景中按照“需求—融入—演化—治理”四环节有序推进和迭代发展,即:(1)教育变革场景的识别是社会转型中定义教育新需求的前提;(2)科技赋能是智能技术融入教育的核心价值;(3)社会实验与仿真模拟是教育变革演化与干预的重要基础;(4)面向智慧社会需要通过技术治理保证教育系统变革的有序推进。科技与教育正逐渐形成全领域、全要素、全链条、全业务的系统性深度融合的新格局,以共同构建未来教育生态。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2+78 +7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32]   穿越教育概念的丛林 [J].
石中英 .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7, (06) :20-21
[33]   实证研究是教育学走向科学的必要途径 [J].
袁振国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35 (03) :4-17+168
[34]   治理理论的本质及其实现逻辑 [J].
王刚 ;
宋锴业 .
求实, 2017, (03) :50-65
[35]   互联网促进教育变革的基本格局 [J].
黄荣怀 ;
刘德建 ;
刘晓琳 ;
徐晶晶 .
中国电化教育, 2017, (01) :7-16
[36]   技术治理的逻辑 [J].
刘永谋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6, (06) :118-127
[37]   教育实验研究的新思路·新探索·新成果——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综述 [J].
杨莉娟 ;
郝志军 .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5, (06) :95-96
[38]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内涵及其难点探析 [J].
王珠珠 ;
费龙 .
中国电化教育, 2015, (07)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