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理解:道德教育方法论的一种思考

被引:54
作者
王海燕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
关键词
理解; 道德教育; 回归生活世界; 视界融合; 质的研究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10 [德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反思现行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有必要对道德教育中的理解投以更多的重视和思考 ,在道德教育中进行“元”理解。当代教育已经开始从人的主体存在出发来重新认识道德教育中的理解 ,在道德教育中理解主体人生活的现实世界 ,走进人的生活中 ;在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理解中感受道德存在的具体情境。德育的理解回归生活世界、促进主体间彼此理解的“视界融合”、以质的研究方法指导教育者的德育理解正在成为道德理解的主旋律。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重新理解教育——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的思考 [J].
宁虹 .
教育研究, 2001, (11) :49-52
[2]   回归现实生活的道德教育 [J].
刘济良 .
教育科学 , 2001, (02) :46-48
[4]   教育:文化与人的互动 [J].
周作宇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9, (04) :26-31
[5]   质的研究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J].
马云鹏 ;
林智中 .
中国教育学刊, 1999, (02) :59-62
[6]   道德整合:现代德育的素质教育取向 [J].
李季 .
教育研究, 1999, (04) :41-46
[7]   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质的教育研究方法 [J].
刘晓瑜 .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8, (05) :18-20
[8]  
西方哲学智慧.[M].张志伟;欧阳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9]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陈向明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0]  
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DavidGeoffreySmith)著;郭洋生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