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核心区碳收支平衡及其空间分异

被引:30
作者
孙伟
乌日汗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
碳收支平衡; 空间分异; 陆地生态系统; 长三角核心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02 [污染分析与测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人类活动带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以及能源消耗加大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成为关系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在相关碳排放方法研究基础上,采用物料衡算法计算人类呼吸和化石能源消耗的释碳量,采用植被生物量法计算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量,据此综合测度区域自身碳收支平衡能力,并以长江三角洲核心区为例,进一步研究了区域内部碳收支平衡能力的空间分异问题。研究表明,1995年以来随着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和陆地植被面积减少,长三角核心区的碳收支不平衡性不断加剧,依靠自身陆地生态系统已无法实现平衡,特别是在沿沪宁线地区和中心城市尤为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制定产业转型、土地利用、节能减排等差别化区域政策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220 / 222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碳氧平衡分析——以沿海城市厦门为例
    马巾英
    尹锴
    吝涛
    [J].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 (08) : 1808 - 1816
  • [2] 碳排放强度及其变化——基于截面数据定量分析的初步推断
    吴殿廷
    吴昊
    姜晔
    [J]. 地理研究, 2011, 30 (04) : 579 - 589
  • [3] 区域尺度土壤固碳量估算方法评述
    常瑞英
    刘国华
    傅伯杰
    [J]. 地理研究, 2010, 29 (09) : 1616 - 1628
  • [4] 基于能源消费的江苏省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碳足迹
    赵荣钦
    黄贤金
    [J]. 地理研究, 2010, 29 (09) : 1639 - 1649
  • [5] A New Carbon and Oxygen Balance Model Based on Ecological Service of Urban Vegetation[J]. YIN Kai1, 2, ZHAO Qianjun1, 3, LI Xuanqi1, 2, CUI Shenghui1, HUA Lizhong4, LIN Tao1 (1.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Environment and Health, Institute of Urban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iamen 361021, China;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3. Institute of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4. Institute of
  • [6] 上海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分析
    赵敏
    张卫国
    俞立中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 (08) : 984 - 989
  • [7] 中国工业燃烧能源导致碳排放的因素分解
    刘红光
    刘卫东
    [J].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2) : 285 - 292
  • [8] 过去300年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碳循环研究
    葛全胜
    戴君虎
    何凡能
    潘嫄
    王梦麦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2) : 197 - 210
  • [9] 应用碳氧平衡法测算生态用地需求量实证研究
    张颖
    王群
    李边疆
    王万茂
    [J]. 中国土地科学, 2007, (06) : 23 - 28
  • [10] 中亚热带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和质量的影响
    杨玉盛
    谢锦升
    盛浩
    陈光水
    李旭
    [J]. 地理学报, 2007, (11) : 1123 -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