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研究——青藏高原东部LMT响应函数及应用

被引:14
作者
肖鹏飞 [1 ,2 ]
白登海 [1 ]
IvanMVarentsov [3 ]
刘美 [1 ,2 ]
孔祥儒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俄罗斯科学院地球物理科学研究所地球电磁学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长周期大地电磁; 响应函数; 阻抗; 感应矢量; 倾子;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32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长周期大地电磁(LMT)是基于常规MT理论发展起来的电磁测深技术,青藏高原东部岩石圈较厚、视电阻率较低,应用LMT方法能够弥补常规MT仪器对低频信号响应的不足,获得有用的深部信息。文中概述了LMT的数据采集、处理及反演解释,并介绍了将LMT应用于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及其周围地区完成的长周期观测剖面——下察隅—玉树LMT剖面的岩石圈结构探测实例。实际观测表明,在重叠频段内LMT结果与常规MT具有良好的一致性;LMT数据处理实现的阻抗和倾子估计,在深部信息上具有更高的分辨率。LMT剖面结果揭示了青藏高原东部普遍存在地下低阻体,为局部地区部分熔融和地下流体存在的可能性提供了依据。LMT测深较好地弥补了常规MT方法在巨厚岩石圈和遇到低阻体时探测深度的局限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5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青藏高原东边缘地壳“管流”层的电磁探测证据 [J].
赵国泽 ;
陈小斌 ;
王立凤 ;
王继军 ;
汤吉 ;
万战生 ;
张继红 ;
詹艳 ;
肖骑彬 .
科学通报, 2008, (03) :345-350
[2]   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壳导电性结构与断裂构造特征——下察隅—昌都剖面大地电磁探测结果 [J].
金胜 ;
叶高峰 ;
魏文博 ;
邓明 ;
Martyn UNSWORTH .
地学前缘, 2006, (05) :408-415
[3]   青藏高原电性结构及其对岩石圈研究的意义 [J].
谭捍东 ;
姜枚 ;
吴良士 ;
魏文博 .
中国地质, 2006, (04) :906-911
[4]   藏北高原地壳及上地幔导电性结构——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测深研究结果 [J].
魏文博 ;
金胜 ;
叶高峰 ;
邓明 ;
谭捍东 ;
Martyn Unsworth ;
Alan GJones ;
John Booker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4) :1215-1225
[5]   中国青藏高原深部地球物理探测与地球动力学研究(1958—2004) [J].
卢占武 ;
高锐 ;
李秋生 ;
管烨 ;
张季生 ;
贺日政 ;
黄立言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3) :753-770
[6]   青藏高原东北缘玛沁—兰州—靖边剖面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研究 [J].
汤吉 ;
詹艳 ;
赵国泽 ;
邓前辉 ;
王继军 ;
陈小斌 ;
赵俊猛 ;
宣飞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5) :1205-1216
[7]   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地壳电性结构特征 [J].
马晓冰 ;
孔祥儒 ;
刘宏兵 ;
闫永利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3) :689-697
[8]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电性结构和地块变形关系的研究 [J].
赵国泽 ;
汤吉 ;
詹艳 ;
陈小斌 ;
卓贤军 ;
王继军 ;
宣飞 ;
邓前辉 ;
赵俊猛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10) :908-918
[9]   西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地区地壳电性结构研究 [J].
谭捍东 ;
魏文博 ;
Martyn Unsworth ;
邓明 ;
金胜 ;
John Booker ;
Alan Jones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4) :685-690
[10]  
青藏高原东缘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探测及其构造意义[J]. 孙洁,晋光文,白登海,王立凤.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