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克拉通内部的拉分盆地: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结构构造与演化

被引:80
作者
李三忠 [1 ,2 ]
索艳慧 [1 ,2 ]
周立宏 [3 ]
戴黎明 [1 ,2 ]
周均太 [1 ,2 ]
赵峰梅 [1 ,2 ]
卢异 [3 ]
蒲秀刚 [3 ]
楼达 [3 ]
吴奇 [1 ,2 ]
焦倩 [1 ,2 ]
机构
[1]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拉分盆地; 黄骅坳陷; 渐新世; 歧口凹陷; 华北克拉通; 构造;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11.05.041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华北克拉通内部的拉分盆地有汾渭地堑、胶莱盆地和渤海湾盆地内部一些次级拉分构造单元等。黄骅坳陷就是这样一个拉分构造,位于渤海湾盆地中心地带,整体呈北北东走向,分割西侧北北东向的冀中坳陷和东侧北西西向的济阳坳陷,是发育在一个巨型走滑构造带中的新生代拉分盆地。黄骅坳陷的西界为沧东断裂系,东界为兰聊—盐山—羊二庄断裂系,最大负向构造单元在"大歧口凹陷",古近系最大沉积厚度达11km以上,是渤海湾地区地壳伸展最剧烈的地区。黄骅坳陷东、西边界相对较陡,受其控制,整个黄骅坳陷表现为拉分盆地;而"大歧口凹陷"为其主体,"大歧口凹陷"内部构造样式的控制性构造为东西向的断裂,而不是传统认为的沧东断裂等;所以,黄骅坳陷内部单个凹陷具有比较独特的下部为地堑式断陷、上部叠加北断南超的箕状结构。黄骅坳陷内部的凸起是沙一期才开始出现并起分割沉积空间的作用,沙一期以前,现今的歧口主凹、板桥次凹、歧北次凹、歧南次凹、北塘凹陷等都还是统一的一个湖盆。黄骅坳陷主要构造总体可划分为北北东向盆缘走滑断裂系、北东东向区域伸展断裂系、东西向盆内次级伸展构造和南北向变换构造,其中,最为显著的分割构造就是南北走向的沿岸变换带与孔店隆起。不同的伸展构造区受统一的基底拆离构造系统控制。"大歧口凹陷"的结构构造是华北克拉通破坏晚期阶段裂解过程的直接记录,是区域北北西向伸展背景下的产物。盆地构造经历了4个重要发展阶段:始新世孔店事件形成的拓展裂解阶段、渐新世初济阳运动事件形成的地堑式拉分断陷阶段、渐新世末东营运动形成的箕状断陷阶段、中—上新世热沉降期的碟状挠曲拗陷演化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362 / 1379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 [1] 歧口凹陷构造-层序-沉积一体化研究及其应用
    吴永平
    杨池银
    王华
    任建业
    焦养泉
    陆永潮
    黄传炎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0, 34 (04) : 451 - 460
  • [2] 歧口凹陷层序构成样式的时空差异性研究
    吴永平
    周立宏
    王华
    廖远涛
    王家豪
    任培罡
    滑双君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0, 34 (04) : 473 - 483
  • [3] 黄骅坳陷构造变形格局与演化过程分析
    任建业
    廖前进
    卢刚臣
    付立新
    周江羽
    祁鹏
    史双双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0, 34 (04) : 461 - 472
  • [4] 黄骅坳陷新生代沉降中心迁移:数值模拟证据
    胡才志
    曾佐勋
    任建业
    祁鹏
    李志勇
    胡烨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0, 34 (04) : 573 - 584
  • [5]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中北区新生代幕式沉降过程
    祁鹏
    任建业
    卢刚臣
    史双双
    佟殿君
    张俊霞
    [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0, 35 (06) : 1041 - 1052
  • [6] 歧口凹陷沿岸带新生代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祁鹏
    任建业
    史双双
    卢刚臣
    [J]. 石油学报, 2010, 31 (06) : 900 - 905
  • [7] “不协调伸展”作用下裂陷盆地断层的形成演化模式
    童亨茂
    [J]. 地质通报, 2010, 29 (11) : 1606 - 1613
  • [8] 渤海湾盆地东部古近系层序地层及其对构造活动的响应
    冯有良
    周海民
    任建业
    郑和荣
    苗顺德
    [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 40 (10) : 1356 - 1376
  • [9] 渤海湾盆地形成与华北克拉通破坏
    李三忠
    索艳慧
    戴黎明
    刘丽萍
    金宠
    刘鑫
    郝天珧
    周立宏
    刘保华
    周均太
    焦倩
    [J]. 地学前缘, 2010, 17 (04) : 64 - 89
  • [10] 黄骅坳陷中区大型斜向变换带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王家豪
    王华
    任建业
    肖敦清
    蒲秀刚
    [J]. 石油学报, 2010, 31 (03) : 355 -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