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稳定性和高产相关性分析

被引:25
作者
刘丽华 [1 ]
王新兵 [2 ]
汤凤兰 [3 ]
李红宇 [1 ]
郑桂萍 [1 ]
左豫虎 [1 ]
机构
[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2] 黑龙江省洪河农场
[3]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管理局种子管理局
关键词
AMMI模型; 水稻; 产量及产量构成; 稳定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了给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稻品种审定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将黑龙江省垦区6个水稻品种(系)种植在6个不同生态点,利用AMMI模型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每穴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G)×环境(E)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明显;本试验中的各水稻品种(系)在不同地点种植,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的稳定性存在差异,垦稻08-924产量最稳定;850农场和军川农场较适合水稻进行区试试验;二次枝梗数和穗长除与结实率、产量相关性不显著外,与其他指标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产量除与穗数达显著正相关外,与其它性状均未达显著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88+94 +9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AMMI模型评价长期定位施肥对双季稻总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J].
冀建华 ;
刘光荣 ;
李祖章 ;
刘益仁 ;
侯红乾 ;
刘秀梅 ;
李絮花 ;
罗奇祥 .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45 (04) :685-696
[2]   AMMI模型在水稻品种稳定性和适应性评价中的应用 [J].
余本勋 ;
张时龙 ;
何友勋 ;
卢运 .
贵州农业科学, 2010, 38 (02) :64-67
[3]   作物品种稳定性分析不同模型的比较 [J].
胡希远 ;
尤海磊 ;
宋喜芳 ;
李建平 ;
Joachim SPILKE .
麦类作物学报, 2009, 29 (01) :110-117
[4]   作物稳定性研究进展 [J].
吴元奇 ;
潘光堂 ;
荣廷昭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4) :482-489
[5]   AMMI模型在小麦区域试验产量组成性状分析中的应用 [J].
姚霞 ;
李伟 ;
颜泽洪 ;
魏育明 ;
伍铃 ;
郑有良 ;
不详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5, (06) :111-115
[6]   空育131高产群体的产量构成和分蘖利用附视频 [J].
李金峰 ;
钱永德 ;
吕艳东 ;
李宏宇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4) :308-312
[7]   湖北省水稻生产现状及技术对策 [J].
曹凑贵 ;
蔡明历 ;
张似松 ;
袁伟玲 .
湖北农业科学, 2004, (04) :28-30
[8]   水稻个别产量构成要素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J].
张学军 ;
徐正进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5) :362-364
[9]   AMMI模型在旱地小麦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J].
高海涛 ;
王书子 ;
王翠玲 ;
吴少辉 ;
张学品 ;
吕树作 .
麦类作物学报, 2003, (04) :43-46
[10]   用AMMI模型分析杂交水稻基本性状的稳定性 [J].
刘文江 ;
李浩杰 ;
汪旭东 ;
周开达 .
作物学报, 2002, (04) :569-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