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大豆蚜胁迫对不同抗蚜性大豆材料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
王海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王海建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华保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蒋春先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方芳
[
1
]
李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李庆
[
1
]
杨文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杨文钰
[
1
]
杨群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杨群芳
[
1
]
徐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农业厅植保站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徐翔
[
2
]
机构
:
[1]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2]
四川省农业厅植保站
来源
:
大豆科学
|
2013年
/ 32卷
/ 02期
关键词
:
大豆;
大豆蚜;
抗性;
保护酶;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
0901 ;
摘要
:
为探究不同大豆材料的抗蚜机理,初步研究了蚜虫胁迫后不同抗蚜性大豆材料叶片内MDA含量及各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接种大豆蚜24 h后,不同抗蚜性大豆材料MDA含量及SOD、POD、PPO和PAL活性均呈现上升的趋势,表现为抗蚜性越强,MDA含量变化越小,SOD、POD、PPO和PAL活性提高越明显。由此可见,在蚜虫危害胁迫下,感抗品种间SOD、POD、PAL和PPO活性的变化程度与大豆的抗蚜性机理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76 / 27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植物逆境生理生态学.[M].赵福庚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
植物生理学实验教程.[M].熊庆娥主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
大豆蚜对环境的适应及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J].
许国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许国庆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彦
;
王兴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王兴亚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培斌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蕾
;
赵彤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赵彤华
.
应用昆虫学报,
2011,
48
(06)
:1638
-1645
[4]
野生大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在不同诱导条件下变化规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必弦
;
胡小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胡小梅
;
朱延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朱延明
;
来永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站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来永才
;
李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李炜
;
肖佳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肖佳磊
;
李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李琬
;
毕影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毕影东
.
大豆科学,
2011,
30
(04)
:703
-705+709
[5]
蚜虫侵害对不同基因型大豆酶活性及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J].
姜伊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姜伊娜
;
王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王彪
;
武天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武天龙
.
大豆科学,
2009,
28
(01)
:103
-107
[6]
苜蓿斑蚜对三个苜蓿品种幼苗氧化酶的影响
[J].
刘长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刘长仲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兰金娜
.
草地学报,
2009,
17
(01)
:32
-35
[7]
蚜虫(Aphis medicaginis Koch)危害胁迫对不同苜蓿品种体内丙二醛含量及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
[J].
黄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农业研究中心
黄伟
;
贾志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农业研究中心
贾志宽
;
韩清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农业研究中心
韩清芳
.
生态学报,
2007,
(06)
:2177
-2183
[8]
褐飞虱刺吸诱导的水稻一些防御性酶活性的变化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裕强
;
江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玲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立宏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春明
;
翟虎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与基因资源研究所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翟虎渠
;
万建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万建民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5,
(06)
:643
-650
[9]
不同高粱基因型感蚜虫前后POD、PPO、PAL酶活性变化分析
[J].
张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张丽
;
常金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常金华
;
罗耀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罗耀武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7)
:40
-42+198
[10]
大豆蚜的研究进展
[J].
苗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苗进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孔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国勋
.
大豆科学,
2005,
(02)
:135
-138
←
1
2
→
共 14 条
[1]
植物逆境生理生态学.[M].赵福庚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
植物生理学实验教程.[M].熊庆娥主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
大豆蚜对环境的适应及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J].
许国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许国庆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彦
;
王兴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王兴亚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培斌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蕾
;
赵彤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赵彤华
.
应用昆虫学报,
2011,
48
(06)
:1638
-1645
[4]
野生大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在不同诱导条件下变化规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必弦
;
胡小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胡小梅
;
朱延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朱延明
;
来永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站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来永才
;
李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李炜
;
肖佳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肖佳磊
;
李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李琬
;
毕影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毕影东
.
大豆科学,
2011,
30
(04)
:703
-705+709
[5]
蚜虫侵害对不同基因型大豆酶活性及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J].
姜伊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姜伊娜
;
王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王彪
;
武天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武天龙
.
大豆科学,
2009,
28
(01)
:103
-107
[6]
苜蓿斑蚜对三个苜蓿品种幼苗氧化酶的影响
[J].
刘长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刘长仲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兰金娜
.
草地学报,
2009,
17
(01)
:32
-35
[7]
蚜虫(Aphis medicaginis Koch)危害胁迫对不同苜蓿品种体内丙二醛含量及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
[J].
黄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农业研究中心
黄伟
;
贾志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农业研究中心
贾志宽
;
韩清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农业研究中心
韩清芳
.
生态学报,
2007,
(06)
:2177
-2183
[8]
褐飞虱刺吸诱导的水稻一些防御性酶活性的变化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裕强
;
江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玲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立宏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春明
;
翟虎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与基因资源研究所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翟虎渠
;
万建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万建民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5,
(06)
:643
-650
[9]
不同高粱基因型感蚜虫前后POD、PPO、PAL酶活性变化分析
[J].
张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张丽
;
常金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常金华
;
罗耀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罗耀武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7)
:40
-42+198
[10]
大豆蚜的研究进展
[J].
苗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苗进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孔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国勋
.
大豆科学,
2005,
(02)
:135
-138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