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沙尘示踪物从对流层向平流层传输的数值模拟

被引:8
作者
杨琴 [1 ]
田文寿 [1 ]
隆霄 [1 ]
陈磊 [2 ]
张杰 [1 ]
黄倩 [1 ]
田红瑛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对流层—平流层物质交换(STE); 沙尘气溶胶; 青藏高原; 深对流活动;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1.3 [大气结构]; P425.55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卫星观测资料,结合耦合了沙尘模块的中尺度模式WRF,通过个例分析研究了青藏高原及附近地区沙尘气溶胶从近地面向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下部传输的特征和机制以及青藏高原大地形对平流层与对流层之间物质交换的影响。结果表明,深对流活动可将近地面沙尘气溶胶传输到上对流层—下平流层区域,但是下平流层区域的沙尘气溶胶浓度分布依赖于地面沙尘源的位置和对流的强度,且与对流系统内是否有降水有关。在没有穿透性对流情况下,垂直上升运动不能直接将沙尘输送到下平流层,但上对流层的沙尘可通过扩散作用和小尺度的混合过程经过数小时缓慢地进入下平流层。在没有明显系统性降水的情况下,夏季青藏高原上空旺盛的对流活动和高地形使得高原上空成为气溶胶进入下平流层的主要区域。上对流层区域的沙尘气溶胶浓度还受到平流层空气入侵的影响,在没有强的地面沙尘排放源的情况下,平流层空气的入侵对上对流层区域气溶胶浓度的分布和演变有较大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887 / 89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近30年青藏高原臭氧总量亏损的可能原因及其与对流层顶高度的联系 [J].
周顺武 ;
杨双艳 ;
张人禾 ;
李慧 ;
王美蓉 .
高原气象 , 2012, (06) :1471-1478
[2]   青藏高原北侧民丰站2011年7月对流层和低平流层大气观测研究 [J].
王敏仲 ;
魏文寿 ;
何清 ;
杨莲梅 ;
程玉景 .
高原气象 , 2012, (05) :1203-1214
[3]   青藏高原东北侧臭氧垂直分布与平流层-对流层物质交换 [J].
陈闯 ;
田文寿 ;
田红瑛 ;
霍彦峰 ;
舒建川 ;
谢飞 ;
宣越健 ;
万小伟 .
高原气象 , 2012, (02) :295-303
[4]   夏季亚洲季风区对流层向平流层输送的源区、路径及其时间尺度的模拟研究 [J].
陈斌 ;
徐祥德 ;
卞建春 ;
施晓晖 .
大气科学 , 2010, (03) :495-505
[5]   青藏高原东部及邻近地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 [J].
周长艳 ;
李跃清 ;
李薇 ;
陈隆勋 .
高原气象, 2005, (06) :880-888
[6]   基于GRAPES的西北地区沙尘暴数值预报模式及其应用研究 [J].
李耀辉 ;
赵建华 ;
薛纪善 ;
陈德辉 ;
沈学顺 ;
王红 ;
陈勇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9) :999-1011
[7]   中国地区臭氧总量变化与青藏高原低值中心 [J].
周秀骥 ;
罗超 ;
李维亮 ;
史久恩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5, (15) :1396-1398
[8]  
A low latitude stratospheric intrusion associated with a cut-off low .2 Kentarchos,A.S,Davies,T.D,Zerefos,C.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