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PM2.5污染组分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被引:36
作者
田莎莎 [1 ]
张显 [1 ]
卞思思 [2 ]
赵雪艳 [3 ]
韩斌 [3 ]
余浩 [4 ]
殷宝辉 [3 ]
陈莉 [1 ]
白志鹏 [3 ]
机构
[1] 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3]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4]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PM2.5; 水溶性离子; 碳组分; 无机元素; 源解析; 沈阳;
D O I
10.19674/j.cnki.issn1000-6923.2019.0059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为了解沈阳市空气细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主要来源,于2015年2月、5月、8月和10月在沈阳市采集PM2.5样品,对PM2.5质量浓度及其化学组分(无机元素、含碳组分和水溶性离子)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采样期间沈阳市PM2.5平均质量浓度为69μg/m3,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年均二级标准限值(35μg/m3)的2.0.水溶性离子在PM2.5中的含量最高,其次为碳组分、无机元素.富集因子结果表明:沈阳市富集因子值最高的元素来自于燃煤、交通污染、工业排放等污染源.正交矩阵因子分析(PMF)结果表明:PM2.5结果中燃煤源、二次源、工业源、扬尘源和交通源的贡献比分别为33.4%、27.2%、16.7%、11.5%、11.2%.
引用
收藏
页码:487 / 49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京津冀区域典型重污染过程与反馈效应研究 [J].
张晗宇 ;
温维 ;
程水源 ;
吕喆 .
中国环境科学, 2018, 38 (04) :1209-1220
[2]   2013年南昌市区PM2.5的浓度水平及时空分布特征与来源 [J].
赵阳 ;
胡恭任 ;
于瑞莲 ;
陆成伟 ;
樊孝俊 ;
黄灵光 ;
刘海婷 .
环境科学研究, 2017, 30 (06) :854-863
[3]   沈阳市冬季典型污染过程水溶性离子变化特征分析 [J].
廖楠 .
绿色科技, 2017, (10) :45-48
[4]   北京地区颗粒物健康效应研究——沙尘天气、非沙尘天气下颗粒物(PM2.5、PM10)对心血管疾病入院人次的影响 [J].
孙兆彬 ;
安兴琴 ;
崔甍甍 ;
陶燕 ;
马小会 ;
叶晨 .
中国环境科学, 2016, 36 (08) :2536-2544
[5]   南京市春节前后大气PM2.5中重金属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价 [J].
王伟 ;
孔少飞 ;
刘海彪 ;
严沁 ;
银燕 ;
张晓茹 ;
李旭旭 .
中国环境科学, 2016, 36 (07) :2186-2195
[6]  
沈阳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的观测研究[J]. 苗红妍,温天雪,王璐,徐慧.环境科学. 2016(06)
[7]   南京市霾天气与主要气象条件的相关分析 [J].
赵子菁 ;
魏永杰 ;
张祥志 ;
秦玮 ;
谢慧芳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5, (12) :3570-3580
[8]   基于PMF模型的北京市PM来源的时空分布特征 [J].
王琴 ;
张大伟 ;
刘保献 ;
陈添 ;
魏强 ;
李金香 ;
梁云平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5, (10) :2917-2924
[9]  
基于细颗粒物来源追踪技术的2013年12月上海市严重污染过程中PM2.5的源贡献分析[J]. 李莉,安静宇,严茹莎.环境科学. 2015(10)
[10]   成都市大气细颗粒物组成和污染特征分析(2012—2013年) [J].
陈源 ;
谢绍东 ;
罗彬 .
环境科学学报, 2016, 36 (03) :1021-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