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法测定大豆脂肪酸值方法的研究

被引:8
作者
王雪莲
薛雅琳
赵会义
张蕊
机构
[1]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脂肪酸值; 大豆; 近红外光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657.33 [红外光谱分析法];
学科分类号
070302 ; 081704 ;
摘要
脂肪酸值是衡量大豆品质重要指标。将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方法结合,建立大豆样品脂肪酸值的定标方程,并对定标方程进行了验证,优化得到大豆脂肪酸值的定标方程,交互定标决定系数(1-VR)为0.948 2,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2)为0.915 0,定标标准偏差(SEC)为1.205 8,交叉验证标准偏差(SECV)为1.591 2,现有数据预测标准偏差(SEP)为1.395。通过外部验证,表明该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实际检测。
引用
收藏
页码:152 / 15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玉米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近红外透射光谱无损检测 [J].
朱苏文 ;
何瑰 ;
李展 .
中国粮油学报, 2007, (03) :144-148
[2]   基于近红外分析技术检测大豆脂肪酸含量的研究 [J].
柴玉华 ;
谭克竹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1) :238-241
[3]   利用近红外透射光谱技术同步测定糙米的多项品质指标初报 [J].
孙成效 ;
段彬伍 ;
谢黎虹 ;
陈能 .
中国水稻科学, 2006, (04) :451-454
[4]   三种测定粮食脂肪酸值标准方法的比较 [J].
杨慧萍 ;
宋伟 ;
王素雅 ;
毛娟 ;
李贞 ;
李远新 .
粮食储藏, 2006, (02) :43-46
[5]   近红外透射技术分析大豆籽粒 [J].
赵武善 ;
黄舜斌 ;
陈哲 ;
王明军 .
光谱实验室, 2004, (06) :1199-1202
[6]   不同储藏年限大豆品质的变化 [J].
任志秋 ;
许颖 ;
毛秀云 .
黑龙江粮食, 2002, (01) :41-42
[7]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M]. 中国石化出版社 , 陆婉珍等编著, 2000
[8]  
Moisture, solids-non-fat and fat analysis in butter by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J] . International Dairy Journal . 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