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光气田长兴组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12
作者
李志明
徐二社
范明
杨琦
余晓露
鲍云杰
陈红宇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白云岩; 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意义; 长兴组; 普光气田;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10.04.009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普光气田区长兴组白云岩的矿物组成与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由普光8井至普光5井至普光6井,长兴组白云岩白云石颗粒的结晶程度和有序度总体上逐渐变高,其Fe、Mn、Al、K、Na、Sr含量及Mg2+/Ca2+比值总体呈降低的趋势;而氧同位素值逐渐降低,碳同位素值略增高,两者具负相关关系,这反映出白云石化作用与混合水无关;普光6井结晶白云岩87Sr/86Sr比值高于晚二叠世末古海水,说明白云石化流体并非长兴期古海水。研究认为长兴组泥-微晶白云岩由长兴期蒸发浓缩形成的高镁卤水交代灰泥丘而形成,属准同生白云石化作用成因,为非-差储层;结晶白云岩及碎裂化白云岩的白云石化流体应来自二叠纪高盐度海源地层水,属埋藏成因,可为优质储层。
引用
收藏
页码:371 / 38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普光气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探讨 [J].
马永生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 (01) :1-7
[2]   川东北地区长兴组白云岩储层的成因研究 [J].
郑荣才 ;
胡忠贵 ;
冯青平 ;
郑超 ;
罗平 ;
陈守春 .
矿物岩石, 2007, (04) :78-84
[3]   四川盆地三叠系飞仙关组气藏储层成岩作用研究拾零 [J].
王一刚 ;
文应初 ;
洪海涛 ;
夏茂龙 ;
何颋婷 ;
宋蜀筠 .
沉积学报, 2007, (06) :831-839
[4]  
普光气田深部优质白云岩储层形成机制[J]. 马永生,郭彤楼,赵雪凤,蔡勋育.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S2)
[5]   川东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白云岩成因——来自岩石结构的证据 [J].
高梅生 ;
郑荣才 ;
文华国 ;
李联新 ;
李虹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297-304
[6]   四川盆地普光超大型气田的形成机制 [J].
马永生 .
石油学报, 2007, (02) :9-14+21
[7]   川东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白云岩成因及分布 [J].
曾伟 ;
黄先平 ;
杨雨 ;
王兴志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2007, (01) :19-22+139
[8]   达县—宣汉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礁滩相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制约 [J].
马永生 ;
牟传龙 ;
谭钦银 ;
余谦 ;
王瑞华 .
地学前缘, 2007, (01) :182-192
[9]   川东北飞仙关组优质储层形成研究 [J].
何莹 ;
郭旭升 ;
张克银 ;
赵勋 ;
边树涛 ;
周文英 .
天然气工业, 2007, (01) :12-16+146
[10]   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对碳酸盐岩气藏的化学改造——以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为例 [J].
杜春国 ;
郝芳 ;
邹华耀 ;
张俊 ;
朱扬明 ;
王存武 .
地质学报, 2007, (01) :11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