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埃达克岩及成矿作用

被引:30
作者
李印 [1 ,2 ]
凌明星 [1 ,2 ]
丁兴 [1 ,2 ]
刘健 [1 ,2 ]
韩峰 [1 ,2 ]
孙卫东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中国东部; 埃达克岩; 成因模式; 成矿机制; 综述;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9.03.011
中图分类号
P594 [自然作用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埃达克岩(adakite)最初是指与俯冲洋壳部分熔融有关的一类高铝的中酸性侵入岩或火山岩。主要地球化学特点有:高Sr、低Y和Yb,轻重稀土元素强烈分异,不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K2O/Na2O比值低。埃达克岩从发现、命名以来,一直是国际地学界关注的前沿课题之一。埃达克岩研究之所以方兴未艾,一则是其特殊的地球化学性质,二则是其成矿专属性。中国东部是目前国内发现埃达克岩最多的地区,主要为中生代侵入岩和火山岩,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区、胶东地区及晋京辽区(或京冀区、东北区)。其中,长江中下游是重要的铜金多金属成矿带,胶东是重要的金矿带。目前,对中国东部埃达克岩成因的解释有四种模式:加厚古老下地壳的直接部分熔融、底侵玄武质下地壳部分熔融、拆沉下地壳部分熔融以及洋中脊俯冲。埃达克岩与铜金成矿的机制目前的研究还不是很透彻。一般认为埃达克质岩浆富流体、高氧逸度和基性源岩,这些特点均有利于Cu、Au等深源金属元素的萃取与富集成矿。
引用
收藏
页码:448 / 464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72 条
[1]   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中国东部中生代地质事件 [J].
孙卫东 ;
凌明星 ;
汪方跃 ;
丁兴 ;
胡艳华 ;
周继彬 ;
杨晓勇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8, (03) :218-225
[2]   云南中甸地区两个斑岩铜矿容矿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以雪鸡坪和普朗斑岩铜矿床为例 [J].
冷成彪 ;
张兴春 ;
王守旭 ;
秦朝建 ;
苟体忠 .
矿物学报, 2007, (Z1) :414-422
[3]   初论大陆环境斑岩铜矿 [J].
侯增谦 ;
潘小菲 ;
杨志明 ;
曲晓明 .
现代地质, 2007, (02) :332-351
[4]  
Trace el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al melts produced by melting of metabasalts at high pressures: Constraints on the formation condition of adakitic melts[J]. J. Adam,T.H. Green.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6(09)
[5]   斑岩铜矿研究中若干问题探讨 [J].
芮宗瑶 ;
张洪涛 ;
陈仁义 ;
王志良 ;
王龙生 ;
王义天 .
矿床地质, 2006, (04) :491-500
[6]   新疆北部的两类埃达克岩 [J].
赵振华 ;
王强 ;
熊小林 ;
张海祥 ;
牛贺才 ;
许继峰 ;
白正华 ;
乔玉楼 .
岩石学报, 2006, (05) :1249-1265
[7]   云南普朗印支期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岩石学及年代学特征 [J].
曾普胜 ;
李文昌 ;
王海平 ;
李红 .
岩石学报, 2006, (04) :989-1000
[8]   中国东部中生代高Sr低Yb和低Sr高Yb型花岗岩:对比及其地质意义 [J].
张旗 ;
李承东 ;
王焰 ;
王元龙 ;
金惟俊 ;
贾秀勤 ;
韩松 .
岩石学报, 2005, (06) :1527-1537
[9]   北京房山岩体锆石U-Pb年龄和Sr、Nd、Pb同位素与微量元素特征及成因探讨 [J].
蔡剑辉 ;
阎国翰 ;
牟保磊 ;
任康绪 ;
宋彪 ;
李凤棠 .
岩石学报, 2005, (03) :776-788
[10]   埃达克岩的多样性 [J].
张旗 ;
许继峰 ;
王焰 ;
肖龙 ;
刘红涛 ;
王元龙 .
地质通报, 2004, (Z2) :959-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