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87 条
东亚及其大陆边缘新生代构造迁移与盆地演化
被引:107
作者:

索艳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李三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周立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2]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
来源:
关键词:
东亚及其大陆边缘;
构造迁移;
板缘;
板内;
板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构造迁移是盆地发展演化过程中十分普遍的地质现象,但西太平洋地区相关研究程度较低,本文基于近10年来对中国东部海域渤海湾盆地、南黄海盆地、东海陆架盆地和南海盆地等所开展的大量研究工作,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对西太平洋地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东部及邻近海域的新生代构造迁移特征进行了系统讨论。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位于欧亚、太平洋和印度三大板块的交汇处,占据了全球板块汇聚中心的独特位置,并同时受到印度板块的挤入、太平洋板块的后退式俯冲、台湾造山带的楔入的联合作用,自新生代以来,形成了宽阔的自西向东后退式的沟弧盆体系。中国东部及邻区作为西太平活动大陆边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大地构造背景下,新生代的构造特征总体也表现出自西向东的迁移规律,具体表现在盆地的断裂活动性、沉积作用、断陷的萎缩与消亡等自西向东变新逐步演化,新生代的生、储、盖、圈、运、保六大油气成藏要素也表现出西早东晚、自西向东迁移的特征。这种成藏规律的识别对于中国东部油气、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最后,从板缘、板内和板下过程和机制,探讨了盆内和盆间的新生代构造迁移机制,这种构造-岩浆-成盆-成藏等的向洋变新迁移和跃迁是晚中生代以来挤出构造和新生代北西向壳内伸展、印度和欧亚板块碰撞诱发的软流圈向东流动的远程效应及太平洋俯冲带的跃迁式东撤的联合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2602 / 2618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87 条
- [1] 华北克拉通内部的拉分盆地: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结构构造与演化[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1, 41 (05) : 1362 - 1379李三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索艳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周立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卢异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蒲秀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楼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苏北-南黄海盆地的构造演化分析[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0, 32 (06) : 27 - 31+527刘东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 [3] 渤海湾盆地形成与华北克拉通破坏[J]. 地学前缘, 2010, 17 (04) : 64 - 89李三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索艳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丽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鑫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周立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刘保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科技创新、贵在坚持——对我国大地构造中某些创新观点的回顾与反思[J]. 地质学报, 2009, 83 (11) : 1772 - 1778姜春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5] 洋底动力学——国际海底相关观测网络与探测系统的进展与展望[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9, (05) : 131 - 143李三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西湖凹陷油气成藏史分析[J]. 海洋石油, 2009, 29 (03) : 1 - 6陈琳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研究院向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研究院
- [7] 洋底动力学——从洋脊增生系统到俯冲消减系统[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9 (03) : 434 - 443李三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保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8] 东海西湖凹陷沉降史与构造演化[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9, 33 (02) : 215 - 22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叶加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苏克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令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徐俊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管理部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9] 南黄海盆地地质演化及构造样式地震解释[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8, (05) : 61 - 68侯方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张志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张训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郭兴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田振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
- [10] 渤海湾盆地新生界残留地层分布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 高校地质学报, 2008, (03) : 405 - 41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良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钟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勘探部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