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底动力学——从洋脊增生系统到俯冲消减系统

被引:8
作者
李三忠 [1 ]
张国伟 [1 ,2 ]
刘保华 [3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3]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深海大洋; 大洋岩石圈; 洋中脊; 俯冲工厂; 多圈层相互作用;
D O I
10.16152/j.cnki.xdxbzr.2009.03.008
中图分类号
P541 [地球动力学与大地构造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建立洋底动力学。方法对相关国际前缘研究成果进行综合研究。结果洋底动力学旨在研究洋底固态圈层的结构构造、物质组成和时空演化规律,研究洋底固态圈层与其他相关圈层,如软流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相互作用和耦合机理,以及由此产生的资源、灾害和环境效应。结论洋底动力学以传统地质学理论和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在地球系统科学思想的指导下,以海洋科学、海洋地质、海洋地球化学与海洋地球物理、数值模拟等高新探测和处理技术为依托,侧重研究洋脊增生系统、深海盆地系统和俯冲消减系统的动力学过程,以及不同圈层界面和圈层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传输、转变、循环等相互作用的过程,为探索海底起源和演化、保障人类开发海底资源等各种海洋活动、维护海洋权益和保护海洋环境服务的学科。
引用
收藏
页码:434 / 44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关于中国构造地质学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万天丰
    [J]. 地质通报, 2008, (09) : 1441 - 1450
  • [2] 运动学涡度的理论与实践
    郑亚东
    王涛
    张进江
    [J]. 地学前缘, 2008, (03) : 209 - 220
  • [3] Gaia理论与地球系统科学
    孙枢
    王成善
    [J]. 地质学报, 2008, (01) : 1 - 8
  • [4] 试用地球系统科学观解读2004年印度洋地震海啸
    吕林素
    [J]. 地球学报, 2007, (02) : 209 - 217
  • [5] 地球系统、成矿系统到勘查系统
    翟裕生
    [J]. 地学前缘, 2007, (01) : 172 - 181
  • [6] 关于中国大陆地质与大陆构造基础研究的思考
    张国伟
    郭安林
    姚安平
    [J]. 自然科学进展, 2006, (10) : 1210 - 1215
  • [7] 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专项研究主要进展和成果
    李廷栋
    [J]. 中国地质, 2006, (04) : 689 - 699
  • [8] 海洋核杂岩
    李三忠
    吕海青
    侯方辉
    郭晓玉
    金宠
    刘保华
    [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6, (01) : 47 - 52
  • [9] 板块三节点
    李三忠
    吕海青
    侯方辉
    郭晓玉
    金宠
    刘保华
    [J]. 海洋地质动态, 2004, (11) : 29 - 39+42
  • [10] 活动大陆边缘的板片窗构造
    李三忠
    郭晓玉
    侯方辉
    吕海青
    金宠
    刘保华
    [J]. 海洋地质动态, 2004, (11) : 6 - 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