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储层物性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33
作者
曹瑞成 [1 ]
曲希玉 [2 ]
文全 [3 ]
鲍春艳 [3 ]
刘剑营 [4 ]
刘娜 [2 ]
刘立 [2 ]
机构
[1]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海拉尔勘探开发指挥部
[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4]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储层物性; 火山碎屑岩; 溶蚀; 溶解; 包壳; 海拉尔盆地;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9.01.012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贝尔凹陷铜钵庙组—南屯组的储层类型为中—低孔低渗型,存在两个异常高孔隙发育带:第一异常高孔隙带为1 300~1 800 m,第二异常高孔隙带为2 400~2 700 m。异常高孔隙发育带的控制因素为:①火山碎屑物质对孔隙的保存及其溶解形成的次生孔隙;②碎屑颗粒包壳对原生孔隙的保存;③大气水淋滤形成的次生孔隙;④有机酸溶蚀形成的次生孔隙。其中大气水淋滤形成的次生孔隙对异常高孔隙的贡献较小。由于贝尔凹陷内有机质热解产生的有机酸主要溶蚀对象是火山碎屑岩,且火山碎屑岩溶蚀产生的各种阳离子是绿泥石和伊利石的主要组成元素,所以贝尔凹陷异常高孔隙发育的根本控制因素是储层岩石类型的特殊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的地质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 [J].
刘志宏 ;
万传彪 ;
任延广 ;
李春柏 ;
张宏 ;
柳行军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 (04) :527-534
[2]   柴西南地区第三系碎屑岩储集层次生孔隙分布及成因 [J].
刘伟 ;
朱筱敏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3) :315-318
[3]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油源及油气运移研究 [J].
霍秋立 ;
汪振英 ;
李敏 ;
付丽 ;
冯大晨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 (03) :377-383
[4]   布达特群热流体活动及其对火山碎屑岩的改造作用——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为例 [J].
李春柏 ;
张新涛 ;
刘立 ;
任延广 ;
孟鹏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 (02) :221-226
[5]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宁组储层次生孔隙成因机制探讨 [J].
施振飞 ;
张振城 ;
叶绍东 ;
蔡晓明 ;
孙建孟 .
沉积学报, 2005, (03) :429-436
[6]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南屯组火山碎屑岩成岩作用的讨论 [J].
王海燕 ;
刘立 ;
高玉巧 ;
张新涛 .
世界地质, 2005, (03) :219-224
[7]   砂岩中的凝灰质填隙物分异特征及其对油气储集空间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二叠系为例 [J].
王建伟 ;
鲍志东 ;
陈孟晋 ;
孙粉锦 ;
刘锐娥 ;
赵密福 ;
孙全元 .
地质科学, 2005, (03) :429-438
[8]   中国三叠系陆相砂岩中自生绿泥石的形成机制及其与储层孔隙保存的关系附视频 [J].
黄思静 ;
谢连文 ;
张萌 ;
武文慧 ;
沈立成 ;
刘洁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273-281
[9]   松辽盆地火山岩相:类型、特征和储层意义 [J].
王璞珺 ;
迟元林 ;
刘万洙 ;
程日辉 ;
单玄龙 ;
任延广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3, (04) :449-456
[10]   盆地流体的基本类型及其驱动机制 [J].
杨庆杰 ;
刘立 ;
迟元林 ;
王东坡 .
世界地质, 2000, (01) :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