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宁组储层次生孔隙成因机制探讨
被引:38
作者:
施振飞
张振城
叶绍东
蔡晓明
孙建孟
机构:
[1] 石油大学(华东)
[2] 江苏油田
来源:
关键词:
高邮凹陷;
低渗透;
次生孔隙;
形成;
保存;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5.03.008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高邮凹陷阜宁组储层为低渗透储层,次生孔隙是储集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研究认为,大气等淡水淋滤水、有机质演化形成的有机酸、粘土矿物转化形成的层间酸性水等产生的溶蚀作用是次生孔隙形成的主要原因,各种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机配置及相互作用对次生孔隙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分析次生孔隙成因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声波、密度及中子测井对次生孔隙进行建模,编制程序进行了预测。综合分析表明,纵向上阜三段储集层次生孔隙的发育最佳,横向上沙埝南—富民北一带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据此进行勘探施工证实了次生孔隙预测的准确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29 / 436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