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印证:“亚整体主义”证明模式之理论研判

被引:25
作者
谢澍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关键词
司法证明; 证明模式; 印证; 整体主义; 原子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自"印证证明模式"提出以来,即占据了极高的话语权重,但凡论及刑事司法证明模式,"印证"便是必须回应的理论焦点。但作为证明方法之经验总结的"印证",在与证明模式理论产生勾连之后,却带来一定程度的误解。将"原子主义"与"整体主义"作为理论框架,进而对我国刑事司法证明模式进行研判,或许更适合当下之中国语境。我国刑事司法证明模式应当定义为"以印证为中心的整体主义证明模式",或简称"亚整体主义证明模式","印证"是居于模式中心的主要特征,但并非模式本身。"亚整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的主要区别体现在"证据证明力之评价""认知偏差如何消解"及"整体建构中的交互理性"三方面。我国刑事司法证明模式的转型进路应当是从"亚整体主义"迈向真正意义上的"整体主义",体现从原子分析到整体认知的证明逻辑。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5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1 条
[1]   印证:经验法则、证据规则与证明模式 [J].
汪海燕 .
当代法学, 2018, 32 (04) :23-33
[3]   印证的功能扩张与理论解析 [J].
吴洪淇 .
当代法学, 2018, 32 (03) :78-87
[6]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重大发展——以《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之颁布为视角 [J].
卞建林 ;
谢澍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7, (05) :15-22
[7]   我国刑事证明标准印证化之批判 [J].
杨波 .
法学, 2017, (08) :152-163
[8]   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和印证证明模式的冲突及弥合路径 [J].
牟绿叶 .
中外法学, 2017, 29 (04) :1068-1090
[10]   刑事印证证明新探 [J].
龙宗智 .
法学研究, 2017, 39 (02) :149-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