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证”证明与事实认定——以印证规则与程序机制的互动结构为视角

被引:39
作者
向燕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印证证明; 程序机制; 事实认定; 诉讼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印证证明的理论自从其被提出以来就饱受学术界争议,近年来更被指无力防范错案的发生。比较中西方印证证明的司法实践,可发现作为认知规律的印证模式具有合理性与普适性,而作为法律规范的印证规则,因其内容与本国程序机制的匹配程度不同而存在优劣之分。印证规则与程序机制存在相互限制、相互作用的能动关系。为防范事实认定错误的风险,程序规则的不足推动了诉讼终端的印证规则的产生;程序机制决定了印证规则的基本特点;印证规则与程序机制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决定刑事诉讼真实发现的任务能否实现,常呈现此消彼长的互动关系。印证规则在我国司法适用中的问题与其粗疏的理论建构难脱干系,但问题的根源却在于我国刑事诉讼程序机制的缺陷及公安司法机关对印证规则的不当适用。针对印证规则在司法适用中的弊端,片面地引入自由心证或是正当程序都是不可行的。对印证规则与程序机制的运用应扬长避短,寻求兼顾真实发现与诉讼效率的最优资源分配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31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刑事印证证明新探 [J].
龙宗智 .
法学研究, 2017, 39 (02) :149-167
[2]   论口供补强规则的展开及适用 [J].
向燕 .
比较法研究, 2016, (06) :28-48
[4]   “印证”证明模式反思与重塑:基于中国刑事错案的反思 [J].
左卫民 .
中国法学, 2016, (01) :162-176
[5]   中国刑事印证理论批判 [J].
周洪波 .
法学研究, 2015, 37 (06) :136-155
[6]   印证还是心证:刑事质证的迷局与解困 [J].
朱锡平 .
犯罪研究, 2014, (05) :2-17
[7]   审判阶段非法证据排除问题实证考察 [J].
孙长永 ;
王彪 .
现代法学, 2014, 36 (01) :72-83
[8]   中国法语境中的“排除合理怀疑” [J].
龙宗智 .
中外法学, 2012, 24 (06) :1124-1144
[9]   比较法视野中的刑事证明方法与程序 [J].
周洪波 .
法学家, 2010, (05) :30-48+176
[10]   历史事实与法律事实: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的方法、地位及其镜鉴 [J].
张世明 ;
孙喆 .
史学月刊, 2010, (02) :11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