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证:经验法则、证据规则与证明模式

被引:46
作者
汪海燕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关键词
印证; 规则; 冤假错案; 自由心证; 审判中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刑事诉讼中的印证可以作三个层次解读:一是作为经验法则层面的印证方法;二是作为立法层面的印证规则;三是作为证明模式层面的印证模式。作为经验法则的印证是保障证据证明力的有效手段,与冤错案件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法律层面的印证规则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经验的总结、提炼,发挥了证据指引、限制司法权滥用的作用,但是其将审前证据与庭审证据等而视之,烙上了"阶段论"的印迹。在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背景下,这些规则内容亟待重新审视。无论是经验层面的印证方法,还是法律层面的印证规则,还不足以支撑我国证明模式为印证证明模式这一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司法证明中的逻辑法则与经验法则.[D].李树真.中国政法大学.2009, 03
[2]   我国刑事证明标准印证化之批判 [J].
杨波 .
法学, 2017, (08) :152-163
[4]   “印证”证明模式反思与重塑:基于中国刑事错案的反思 [J].
左卫民 .
中国法学, 2016, (01) :162-176
[5]   中国刑事印证理论批判 [J].
周洪波 .
法学研究, 2015, 37 (06) :136-155
[7]   论证据相互印证规则 [J].
陈瑞华 .
法商研究, 2012, 29 (01) :112-123
[8]   论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模式的转型 [J].
韩旭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8, (02) :108-114
[9]   刑事证据相互印证的合理性与合理限度 [J].
李建明 .
法学研究, 2005, (06) :20-32
[10]   我国刑事诉讼相互印证的证明模式 [J].
谢小剑 .
现代法学, 2004, (06) :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