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TPACK协同建构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被引:40
作者
吴焕庆 [1 ,2 ]
余胜泉 [2 ]
马宁 [2 ]
机构
[1] 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关键词
TPACK; 协同知识建构; 模型; 课程; 活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信息时代教师必备TPACK是一个要求也是一个宣言。教师TPACK的发展方式是教师TPACK研究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重点之一。学习作为协作知识建构的社会化过程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该研究将协同知识建构的理念和方法引入到教师TPACK发展过程中,构建了教师TPACK协同建构模型。模型包括基于吸收生成的个人知识建构、基于参与协作的协同知识建构、基于共享创造的集体知识建构三个方面,具体包含吸收、反思、生成、内化、共享、论证、协商、应用、共享、创造等认知环节。基于此模型,团队在深圳南山区开展了促进TPACK发展的课程实践的研究,结果表明,教师TPACK协同建构模型能够促进教师TPACK发展,促进教师协同建构和智慧共享。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M].钟志贤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  
Tr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knowledge in a design seminar: Integrating content; pedagogy and technology.[J].Matthew J. Koehler;Punya Mishra;Kurnia Yahya.Computers & Education.2005, 3
[3]   试论学习的第三种隐喻 [J].
左璜 ;
黄甫全 .
外国教育研究, 2013, 40 (08) :61-70
[4]   关注“知识创造”:技术支持学习的新诉求 [J].
曾文婕 .
电化教育研究, 2013, 34 (07) :17-21+52
[5]   TPACK: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化的知识基础 [J].
闫志明 ;
徐福荫 .
现代教育技术, 2013, (03) :5-9
[6]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J].
吴焕庆 ;
丁杰 ;
余胜泉 .
远程教育杂志, 2012, 30 (06) :94-99
[7]   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下) [J].
何克抗 .
电化教育研究, 2012, 33 (06) :47-56
[8]   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TPACK)研究议题及其进展 [J].
焦建利 ;
钟洪蕊 .
远程教育杂志, 2010, 28 (01) :39-45
[9]   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 [J].
余胜泉 ;
杨现民 ;
程罡 .
开放教育研究, 2009, 15 (01) :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