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锥栗无性系果实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被引:13
作者
景芸
梁一池
杨华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2]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福建福州
[3] 福建福州
关键词
锥栗; 无性系; 果实; 营养成分; 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64.2 [栗];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为了选育和推广优质高产的锥栗品种,通过对25个不同无性系锥栗Castaneahenryi果实的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和淀汾等4个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后,用方差分析对各个无性系锥栗的营养成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无性系间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有极显著差异,可溶性糖含量有显著差异,而淀粉含量和总营养成分含量差异不显著。Q型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在中等以上(150g·kg-1)的有9个无性系,脂肪含量在中等以上(22g·kg-1)的有16个无性系,可溶性糖含量在中等以上(100g·kg-1)的有21个无性系,淀粉含量在中等以上(580g·kg-1)的有11个无性系。根据对营养成分的不同需求,可选择不同的无性系,其中14号无性系的各营养成分都比较高。表7参10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锥栗不同品种遗传距离的RAPD分析 [J].
雷日平 ;
陈辉 ;
谢利国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2, (03) :16-19
[2]   锥栗种子离体胚超低温保存脱氢酶活性研究 [J].
陈礼光 ;
郑郁善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1, (01) :32-35
[3]   锥栗幼苗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及6-BA的作用 [J].
胡哲森 ;
许长钦 ;
傅瑞树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0, (03) :199-202
[4]   锥栗果物理保鲜研究 [J].
邹双全 ;
许劲松 .
浙江林学院学报, 1997, (03) :40-44
[5]   板栗品质的化学成分分析和评价 [J].
张袖丽 ;
胡颖蕙 ;
檀华榕 .
安徽农业科学, 1996, (04) :43-44+47
[6]   板栗果实脂肪含量测定法─—改良索氏法 [J].
张林平,郭素平,李保国 .
经济林研究, 1996, (03) :21-22
[7]   锥栗无性系多性状综合选择的研究 [J].
梁一池,黄铭利 .
中南林学院学报, 1996, (01) :50-55
[8]   精胺对离体大麦叶片中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J].
杨浚 ;
俞炳杲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9, (02) :42-44
[9]  
作物生理研究法[M]. 农业出版社 , 张宪政主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