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论视野下的共同侵权

被引:27
作者
叶金强
机构
[1] 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共同侵权; 解释论; 类型; 构成;
D O I
10.19375/j.cnki.31-2075/d.2014.01.011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正>目次一、类型划分基础及类型体系二、主观共同侵权:第8条、第9条之解释三、客观共同侵权:第10条、第11条之解释(一)加害人不明型(二)份额不明型四、类型间界限及类型区分之规范意义200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就共同侵权做出了与传统大陆民法不同的规定;〔1〕这些规定也不同于《民法通则》及最高院司法解释所确立的规则。〔2〕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侵权责任法通论·总论.[M].朱岩; 著.法律出版社.2011,
[2]  
侵权行为法.[M].王泽鉴;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   论共同危险行为 [J].
李锡鹤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1, (02) :28-39
[4]   中国侵权责任法解说 [J].
梁慧星 .
北方法学, 2011, 5 (01) :5-20
[5]   单独侵权视角下的共同侵权制度探析 [J].
孙维飞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0, (03) :12-27
[6]   论共同危险行为中的加害人不明 [J].
王利明 .
政治与法律, 2010, (04) :76-83
[7]   论《侵权责任法》第八条中“共同实施”的涵义 [J].
程啸 .
清华法学, 2010, 4 (02) :45-55
[10]   共同侵权的类型要素及法律效果 [J].
叶金强 .
中国法学, 2010, (01) :6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