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锋型和蒙古气旋型沙尘暴过程若干统计特征的对比分析

被引:18
作者
云静波 [1 ]
姜学恭 [1 ]
孟雪峰 [1 ]
吴学宏 [1 ]
迎春 [2 ]
机构
[1]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
[2] 锡林郭勒盟气象局
关键词
沙尘暴; 冷锋; 蒙古气旋; 气候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5.4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气象观测资料对2001-2010年共184次影响我国北方冷锋型和蒙古气旋型沙尘暴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我国沙尘天气呈波动减少趋势,2001年最多,之后逐渐减少,2010年又略有增加趋势;冷锋型沙尘天气过程次数多于蒙古气旋型,分别占总次数的60%和40%,与1957-1996年相关研究相比,近10年蒙古气旋型沙尘天气过程有明显的增多趋势;两类过程基本上持续1~3天,其中,蒙古气旋型平均持续1.68天,略长于冷锋型(1.54天);表征冷锋强度的地面冷高压最大强度出现在1月,而蒙古气旋中心气压最低出现在4月;两类天气系统导致的沙尘天气过程中,绝大部分为沙尘暴过程,且分别占总次数的75%和92%,黑风暴分别占9%和19%,表明蒙古气旋型沙尘天气过程更强;两类过程中,最大风速基本在12~20m.s-1之间(占80%),且蒙古气旋型的最大风速波动小于冷锋型;冷锋型多向东和东南方向移动,且以西北-东南向为主,影响新疆、西北、华北及华东地区,蒙古气旋型则向东、东偏南和东偏北方向移动,且以向东移动为主,主要影响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影响范围小于冷锋型。
引用
收藏
页码:2423 / 243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河西走廊“2010.04.24”特强沙尘暴特征分析 [J].
赵庆云 ;
张武 ;
吕萍 ;
闭建荣 ;
狄潇泓 ;
黄建平 .
高原气象 , 2012, (03) :688-696
[2]   河西走廊“2010.4.24”黑风成因分析 [J].
钱莉 ;
杨永龙 ;
王荣喆 .
高原气象, 2011, (06) :1653-1660
[3]   “4.29”中国西北强沙尘暴数值模拟及螺旋度分析 [J].
许东蓓 ;
任余龙 ;
李文莉 ;
段海霞 ;
李忆平 ;
张培燕 ;
刘芳 .
高原气象 , 2011, (01) :115-124
[4]   张掖及兰州榆中地区沙尘气溶胶粒子谱分布的观测研究 [J].
徐鑫强 ;
王鑫 ;
黄建平 .
高原气象 , 2011, (01) :208-216
[5]   各气象要素影响沙尘暴的方式和强度研究 [J].
李万源 ;
吕世华 ;
余晔 ;
董治宝 ;
沈志宝 ;
陈玉春 .
高原气象, 2010, 29 (04) :1058-1066
[6]   河西走廊东部“2008.5.2”强沙尘暴成因分析 [J].
钱莉 ;
杨金虎 ;
杨晓玲 ;
杨永龙 .
高原气象, 2010, 29 (03) :719-725
[7]   沙尘天气频率与相关气象因子的关系 [J].
邱玉珺 ;
牛生杰 ;
邹学勇 ;
程宏 .
高原气象 , 2008, (03) :637-643
[8]   地形影响沙尘传输的观测和模拟研究 [J].
姜学恭 ;
陈受钧 .
气象学报, 2008, (01) :1-12
[9]   华北春季沙尘暴频次与环流年际变率的相关分析 [J].
毛睿 ;
龚道溢 .
高原气象 , 2007, (05) :1023-1030
[10]   中国北方沙尘暴研究的若干进展 [J].
钱正安 ;
蔡英 ;
刘景涛 ;
李栋梁 ;
柳中明 ;
宋敏红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 (S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