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与职业枯竭:概念辨析及预警干预路线的差异理论模型

被引:1
作者
许燕
王芳
郭璐
蒋奖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关键词
压力; 职业枯竭; 区别; 预警; 干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压力起源于医学领域,职业枯竭起源于社会心理学领域;压力来源广泛、难以预测,职业枯竭的来源相对稳定、可预测;压力的发生发展过程迅速而即时,职业枯竭则是长期累积的结果;压力表现广泛分布于生理、心理和行为层面,而职业枯竭的表现则主要限定于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低自我效能感三个特征;压力是一个普适的症状,职业枯竭的表现则可能具有文化和职业的特异性;压力对个体的影响有好有坏,而职业枯竭的影响则完全是负面的;压力的不良结果表现在身心两方面,职业枯竭的后果则更具心理社会性。基于以上差异,压力的评估应以生理指标为主,预警和干预的不是压力的产生而是其后可能的身心疾病;职业枯竭的评估应以心理指标为主,预警和干预直接针对职业枯竭的发生进行。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6+158 +15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倦怠、应激和抑郁 [J].
李永鑫 ;
侯祎 .
心理科学, 2005, (04) :972-974
[2]   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J].
王芳 ;
许燕 .
心理学报, 2004, (05) :568-574
[3]   银行职员职业倦怠状况及与压力水平的关系 [J].
蒋奖 ;
许燕 ;
张西超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 (02) :178-180
[4]   工作倦怠:一个不断扩展的研究领域 [J].
徐长江 ;
时勘 .
心理科学进展, 2003, (06) :680-685
[5]   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 [J].
王晓春 ;
甘怡群 .
心理科学进展, 2003, (05) :567-572
[6]   工作压力的研究现状与方向 [J].
石林 .
心理科学, 2003, (03) :494-497
[7]   工作压力的要求-控制模型 [J].
姜文锐 ;
马剑虹 .
心理科学进展, 2003, (02) :209-213
[8]   国外职业倦怠研究概说 [J].
曾玲娟 ;
伍新春 .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1) :81-84
[9]   工作压力理论及其在研究中的重要性 [J].
石林 .
心理科学进展, 2002, (04) :433-438
[10]   Can work make you sick? A meta-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job stressors and physical symptoms [J].
Nixon, Ashley E. ;
Mazzola, Joseph J. ;
Bauer, Jeremy ;
Krueger, Jeremy R. ;
Spector, Paul E. .
WORK AND STRESS, 2011, 25 (01)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