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油菜科学技术发展50年

被引:18
作者
戚存扣
傅寿仲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江苏省; 油菜; 品种改良; 栽培技术; 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江苏省近50年(1959~2009)油菜品种改良、栽培技术发展进行了总结。江苏油菜栽培技术发展,从总结群众经验起步,逐步研究建立了以"看苗诊断(施肥、管理实践)"为核心的"油菜‘三发’栽培技术"、以"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为路线的"油菜群体质量栽培技术"和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目标的"油菜保优、轻型、简化、高效栽培技术"等技术体系,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江苏油菜品种改良经历了"甘蓝型油菜品种替代白菜型油菜品种"、"优质品种替代非优质品种"和"杂交油菜替代常规油菜"3个阶段。每一次品种更替的结果都是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是品种和栽培技术的发展引导油菜从"小作物"走向"大作物",推动了油菜产业的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430 / 4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3 条
[1]   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J].
付三雄 ;
戚存扣 .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04) :731-736
[2]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抗倒伏性状的QTL分析 [J].
顾慧 ;
戚存扣 .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25 (03) :484-489
[3]   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镇油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J].
顾炳朝 ;
岳绪国 ;
景德道 ;
林添资 ;
王克明 .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01) :95-96
[4]   甘蓝型油菜高含油量种质选育研究 [J].
傅寿仲 ;
张洁夫 ;
戚存扣 ;
浦惠明 ;
高建芹 ;
陈新军 ;
陈锋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8, (03) :279-283
[5]   甘蓝型油菜芥酸含量的遗传与QTL定位 [J].
张洁夫 ;
戚存扣 ;
浦惠明 ;
陈松 ;
陈锋 ;
高建芹 ;
陈新军 ;
顾慧 ;
傅寿仲 .
江苏农业学报, 2008, (01) :22-28
[6]   油菜cDNA表达文库构建及核盘菌致病因子互作蛋白的筛选和鉴定 [J].
王心宇 ;
杨恩东 ;
戚存扣 ;
陈松 ;
张洁夫 ;
杨清 .
作物学报, 2008, (02) :192-197
[7]   甘蓝型油菜主要脂肪酸组成的QTL定位 [J].
张洁夫 ;
戚存扣 ;
浦惠明 ;
陈松 ;
陈锋 ;
高建芹 ;
陈新军 ;
顾慧 ;
傅寿仲 .
作物学报, 2008, (01) :54-60
[8]   甘蓝型油菜花瓣缺失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J].
张洁夫 ;
戚存扣 ;
浦惠明 ;
陈松 ;
陈锋 ;
陈新军 ;
高建芹 ;
傅寿仲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7, (03) :227-232
[9]   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遗传与QTL定位 [J].
张洁夫 ;
戚存扣 ;
浦惠明 ;
陈松 ;
陈锋 ;
高建芹 ;
陈新军 ;
顾慧 ;
傅寿仲 .
作物学报, 2007, (09) :1495-1501
[10]   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构建与无花瓣性状QTL定位 [J].
张洁夫 ;
戚存扣 ;
栗根义 ;
浦惠明 ;
陈松 ;
陈新军 ;
高建芹 ;
陈锋 ;
顾慧 ;
傅寿仲 .
作物学报, 2007, (08) :1246-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