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司法过程中的案件事实论证

被引:21
作者
武飞
机构
[1] 山东大学 ( 威海)
关键词
司法裁判; 案件事实; 事实论证; 叙事融贯; 论证模式;
D O I
10.16094/j.cnki.1005-0221.2019.06.004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案件事实既是对事实存在的描述,也是对事实存在的评价。司法过程中的事实认定可以在理论上被区分为事实发现与事实论证。事实发现的过程是推论性和判断性的,它帮助法官初步获得事实认定结果;而事实论证的脉络则是回溯性的,它要求法官用一种审视的眼光回看事实发现的过程,对所认定的证据事实与裁判事实进行检验并形成内心确信。就案件事实论证的正当性而言,案件事实认定理由应达到真实性、决疑性、叙事融贯性、说服有效性、经济性等标准。案件事实论证可借助于多种论证模式,其整体论证模式具有可废止性。借助于有效论证,司法裁判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客观真实,实现对事实之"真"的追求。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9+192 +19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在证据与事实之间:一种证据博弈观 [J].
熊明辉 ;
杜文静 .
浙江社会科学, 2019, (06) :43-53+65+156
[2]   论案件事实的层次与建构 [J].
杨贝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9, 25 (03) :39-54
[4]   论法学中的可废止性 [J].
宋旭光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9, 25 (02) :120-135
[5]   印证的证明原理与理论塑造 [J].
栗峥 .
中国法学, 2019, (01) :264-283
[6]   印证的功能扩张与理论解析 [J].
吴洪淇 .
当代法学, 2018, 32 (03) :78-87
[7]   以证据为根据还是以事实为根据?——与陈波教授商榷 [J].
舒国滢 ;
宋旭光 .
政法论丛, 2018, (01) :43-52
[8]   案件事实的归属论证 [J].
黄泽敏 .
法学研究, 2017, 39 (05) :74-92
[9]   事实、证据与事实认定 [J].
张保生 .
中国社会科学, 2017, (08) :110-130+206
[10]   聂树斌案再审:由来、问题与意义 [J].
胡云腾 .
中国法学, 2017, (04) :24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