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证的证明原理与理论塑造

被引:45
作者
栗峥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
关键词
印证; 相互印证; 信念理性; 可靠主义;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9.01.013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印证是中国司法证明的传统模式,具有独特的制度生命力。印证不同于完备的证明,是一种非饱和性、进阶性论证。印证最基本的运行方式是"相互",其对立面是孤证。证据间相互印证的前提是"非同一来源",其理论基础是"概率叠列"。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口供印证勘验笔录"的证明方式使用不当,就会出现实践偏差,应予以重视。印证理论的发展不必与自由心证相纠缠,而应以信念理性为心理认知基础,印证调控外在,信念理性规划内在,两者彼此契合、相互支撑。印证与信念理性的哲学教义是可靠主义。可靠主义是对工具理性、价值理性以及非理性的兼容与调和,它为印证与信念理性提供了一系列基础性答案。从印证到信念理性再到可靠主义,这是司法证明科学化进程中的一条有效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64 / 283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刑事庭审实质化视野中的印证证明 [J].
周洪波 .
当代法学, 2018, 32 (04) :34-48
[2]   印证的功能扩张与理论解析 [J].
吴洪淇 .
当代法学, 2018, 32 (03) :78-87
[3]   “印证”证明与事实认定——以印证规则与程序机制的互动结构为视角 [J].
向燕 .
政法论坛, 2017, 35 (06) :16-31
[4]   印证与最佳解释推理——刑事证明模式的多元发展 [J].
罗维鹏 .
法学家, 2017, (05) :117-130+179
[5]   我国刑事证明标准印证化之批判 [J].
杨波 .
法学, 2017, (08) :152-163
[6]   印证与概率:电子证据的客观化采信 [J].
刘品新 .
环球法律评论, 2017, 39 (04) :109-127
[7]   印证证明的理性构建——从刑事错案治理论争出发 [J].
杨继文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6, 22 (06) :173-187
[9]   “印证”证明模式反思与重塑:基于中国刑事错案的反思 [J].
左卫民 .
中国法学, 2016, (01) :162-176
[10]   刑事司法印证式采纳言词笔录实践之反思 [J].
郭文利 .
证据科学, 2015, 23 (06) :686-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