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保证合同入典及其立法完善

被引:15
作者
李昊 [1 ,2 ]
邓辉 [3 ]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3]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保证合同; 独立保证; 人事保证; 混合担保;
D O I
10.16224/j.cnki.cn33-1343/d.2017.06.006
中图分类号
D923.6 [合同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保证是债的担保方式之一,既具备担保债权实现的价值,也具备促进社会融资的功能。基于法律体系化和现实生活的需求,民法典应当对保证合同作出规定,将其纳入合同编分则的典型合同中。在保证合同的类型上,应以从属性保证合同为基础,并增加独立保证合同和人事保证合同,共同作为保证合同的属概念;在保证人的资格方面,不以"具备代为清偿能力"作为前提条件;在保证的方式上,以一般保证为原则、连带责任保证为例外,连带责任保证以当事人之间存在特别约定为必要,对保证的方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一般保证;在混合共同担保中,明确规定担保人之间的相互追偿权;在具体制度的设计上,应当分节设置从属性保证合同、独立保证合同和人事保证合同的相关规定。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82 条
[2]   我国《民法总则》组织类民事主体制度的释评 [J].
李昊 ;
邓辉 .
法律适用, 2017, (13) :55-61
[3]   比较法视野下的混合共同担保 [J].
耿林 .
江汉论坛, 2017, (06) :118-128
[4]   或有期间概念之质疑 [J].
冯珏 .
法商研究, 2017, 34 (03) :140-150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制定 [J].
张鸣起 .
中国法学, 2017, (02) :5-24
[7]   民法典之典型合同类型扩增的体系性思考 [J].
朱广新 .
交大法学, 2017, (01) :102-113
[8]   保证期间的困扰——兼论法律与司法解释的关系 [J].
姜朋 .
北方法学, 2017, (01) :46-55
[9]   或有期间三论 [J].
夏沁 .
北方法学, 2017, (01) :150-160
[10]   民法总则之期间立法研究 [J].
王轶 .
法学家, 2016, (05) :149-15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