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5油层组中的古地震记录

被引:21
作者
邵晓岩 [1 ]
田景春 [1 ]
张锦泉 [1 ]
赵先超 [1 ]
韩永林 [2 ,3 ]
王海红 [3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长4+5油层组; 古地震记录; 沉积序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5油层组湖泊三角洲前缘沉积中同生变形构造十分发育。通过对岩心观察及各种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砂球、砂枕、球—枕构造、微断层递变层、微裂缝、液化卷曲变形等同生变形构造主要是由震积液化作用形成的。震积作用沉积可分为A、B、C、D、E等5个单元,分别组合形成ABCD型、BCD型或CD型、AB型、BCE型或BE型、BEBE型5种沉积序列类型,其中BCD型(CD型)和AB型最为发育。通过对古构造的分析,认为晚三叠世鄂尔多斯盆地拗陷中心的北西向基底"活化"及北西、北东向同生正断层的活动是导致该区古地震形成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77 / 18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新疆境内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早侏罗世走滑的古地震证据 [J].
乔秀夫 ;
李海兵 ;
王思恩 ;
郭宪璞 ;
司家亮 ;
宗文明 .
地质学报, 2008, (06) :721-730
[2]   燕辽裂陷槽中元古代古地震与古地理 [J].
乔秀夫 ;
高林志 .
古地理学报, 2007, (04) :337-352
[3]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震积岩识别标志研究 [J].
夏青松 ;
田景春 ;
黄昌武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312-317
[4]   东澳大利亚南悉尼盆地二叠系与地震沉积有关的软沉积变形构造 [J].
杜远生 ;
G.SHI ;
龚一鸣 ;
徐亚军 .
地质学报, 2007, (04) :511-518+585
[5]   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震积岩特征及其储集性能 [J].
宫丽清 ;
杨剑萍 .
新疆石油地质, 2007, (01) :44-47
[6]   国内震积岩研究现状 [J].
贾松 ;
彭军 ;
刘建锋 .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6, (01) :39-44
[7]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相及石油地质意义 [J].
付金华 ;
郭正权 ;
邓秀芹 .
古地理学报, 2005, (01) :34-44
[8]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三角洲沉积及演化 [J].
武富礼 ;
李文厚 ;
李玉宏 ;
席胜利 .
古地理学报, 2004, (03) :307-315
[9]   东营凹陷沙三段、沙四段震积岩研究 [J].
付文利 ;
王艳琴 ;
杨光 ;
陈攀峰 ;
郑胜利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02) :6-8+5
[10]   论震积作用和震积岩 [J].
杜远生 ;
韩欣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4) :38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