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话教学的课堂实践形式

被引:84
作者
张增田
靳玉乐
机构
[1] 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2] 西南师范大学 (博)
[3] 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号
[4] 重庆
关键词
对话教学; 言语型对话; 理解型对话; 反思型对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4.4 [实习];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对话教学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主要有言语型对话、理解型对话、反思型对话3种课堂实践形式。言语型对话是指以言语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教学对话,可分为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理解型对话是指人与文本的相互理解与阐释,包括师本对话和生本对话;反思型对话指以自我反思为主要手段的师、生的自我对话。在课堂上,几种对话形式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错综复杂的对话教学实践形态。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J].
张增田 ;
靳玉乐 .
高等教育研究, 2004, (02) :24-28
[2]   论生态式艺术教育 [J].
滕守尧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3) :5-16
[3]   对话:后现代课程的主题词 [J].
李冲锋 ;
许芳 .
全球教育展望, 2003, (02) :48-53
[4]   课程文本:不断扩展着的“隐喻” [J].
高伟 .
全球教育展望, 2002, (02) :47-51
[5]   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 [J].
钟启泉 .
教育研究, 2001, (03) :33-39
[6]   教学活动的主体性诠释 [J].
和学新 .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1999, (04) :23-28
[7]  
被压迫者教育学.[M].(巴西)保罗·弗莱雷(PauloFreire)著;顾建新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  
人是什么.[M].夏甄陶著;.商务印书馆.2000,
[9]  
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DavidGeoffreySmith)著;郭洋生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0]  
理解与教育.[M].金生〓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