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RegCM4.0模拟5-8月青藏高原异常加热的下游效应

被引:4
作者
徐小玉
王亚非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青藏高原; RegCM4.0; 异常加热; 下游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3 []; P434 [大气环流];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通过在青藏高原范围设置三种不同强度的大气异常加热率,讨论了5-8月青藏高原加热异常对同期大气环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5月份,以4 K·d-1的速率加热高原大气12天后,500 hPa位势高度异常在鄂霍次克海附近为正值区、中国东北及堪察加半岛以南为负值区,出现了疑似波列结构,但200 hPa呈西正东负的二极分布。6月份这种波列结构更加明显,200 hPa形成了完整的类Okhotsk-Japan(OKJ)波列型。(2)在其他月份未出现类似的波列结构。7月,蒙古至鄂霍次克海及日本以东一带地区200 hPa和500 hPa的负位势高度异常连成一片;8月,日本以东地区转为正值中心、鄂霍次克海附近仍维持负异常。(3)随着异常加热的增强,沿6月波列传播路径上的各点的位势高度异常振幅基本成比例增加。(4)射线追踪分析结果显示,5、6月份的波射线路径分布类似,模拟路径位于纬向波数为3和4对应的射线轨迹之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169 / 118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ENSO对青藏高原雪深的影响及持续性分析 [J].
徐小玉 ;
王亚非 .
高原气象 , 2016, (01) :1-12
[2]   一次异常路径持续强降水中尺度对流系统分析 [J].
郭大梅 ;
刘勇 ;
马晓华 ;
李萍云 .
高原气象, 2015, 34 (06) :1648-1657
[3]   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大气热源对川渝盆地夏季降水的影响 [J].
岑思弦 ;
巩远发 ;
赖欣 .
高原气象 , 2014, (05) :1182-1189
[4]   青藏高原夏季感热异常与川渝地区降水关系的数值模拟 [J].
梁玲 ;
李跃清 ;
胡豪然 ;
蒋兴文 ;
章尔震 .
高原气象, 2013, 32 (06) :1538-1545
[5]   5月青藏高原地区感热异常对北疆夏季降水的影响 [J].
赵勇 ;
李如琦 ;
杨霞 ;
何冬燕 ;
张超 .
高原气象, 2013, 32 (05) :1215-1223
[6]   有关OKJ波列研究及展望 [J].
王亚非 .
气象学报, 2010, 68 (04) :584-589
[7]   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影响我国夏季降水的模拟研究 [J].
朱玉祥 ;
丁一汇 ;
刘海文 .
大气科学, 2009, 33 (05) :903-915
[8]   1961—2001年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的气候特征 [J].
钟珊珊 ;
何金海 ;
管兆勇 ;
温敏 .
气象学报, 2009, 67 (03) :407-416
[9]   青藏高原地区上空NCEP/NCAR再分析温度和位势高度资料与观测资料的比较分析 [J].
周顺武 ;
张人禾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9, 14 (03) :284-292
[10]   青藏高原增暖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大气环流模式数值模拟研究 [J].
包庆 ;
Bin WANG ;
刘屹岷 ;
吴国雄 .
大气科学 , 2008, (05) :997-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