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法人概念无需重构

被引:28
作者
梁上上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人; 合伙企业; 权利能力; 独立责任; 当事人能力; 其他组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独立承担责任是否为法人的基本特征尚存争议。大陆法系的民事主体只有自然人与法人,独立承担责任不是法人的特征,合伙企业也是法人的观点并不符合实际。法国、日本等国采取广义的法人概念,德国等国却采取狭义的法人概念。法人是"模仿自然人"而产生的法律拟制物,不是自然人的"对应物"。从"自然人—法人"两分法理解法人概念,是对法人概念的误解。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主体的本质特征。自然人、法人与其他组织具有权利能力,均为民事主体。独立承担责任是法人的根本性特征,能够独立承担责任的社会组织才成为法人。权利主体与独立责任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具有独立承担责任能力的主体只有自然人与法人。普通合伙企业属于非法人组织,为典型的第三类民事主体,但非法人组织具有广泛性与开放性。中国的法人概念是由历史形塑而成的,与德国、美国的概念基本相同,甚至比德国的法人概念更完善,可以适应中国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民法典编纂中的法人制度重构——以法人责任为核心 [J].
柳经纬 .
法学, 2015, (05) :12-20
[2]   制度利益衡量的逻辑 [J].
梁上上 .
中国法学, 2012, (04) :73-87
[3]   论合伙不应成为独立民事主体 [J].
刘邓军 .
重庆社会科学, 2005, (12) :72-76
[4]   我国法人制度之批判——从法人人格与有限责任制度的关系角度考察 [J].
任尔昕 .
法学评论, 2004, (01) :52-59
[5]   论合伙人格的法律定位 [J].
汪公文 ;
李璐 .
杭州商学院学报, 2002, (01) :29-33
[6]   国营企业——法人、经营管理权主体 [J].
P·O·哈尔芬娜 ;
陈汉章 .
环球法律评论, 1983, (05) :24-29
[7]   论法人与合伙的特征与分类 [J].
马俊驹 .
北京政法学院学报, 1981, (04) :53-59
[8]   实行法人制度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J].
张林 .
安徽大学学报, 1981, (03) :26-29
[9]   论企业法人与企业法人所有权 [J].
梁慧星 .
法学研究, 1981, (01) :26-31
[10]   法人制度对我国实行四化的现实意义 [J].
高树异 .
法学研究, 1980, (04)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