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古新世—中新世以来青藏高原北缘隆升的特征——来自可可西里盆地的报告
被引:16
作者:

蔡雄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刘德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魏启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顾延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德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王国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青藏高原隆升;
植硅体;
可可西里盆地;
古新世—中新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关于青藏高原隆升的时间有45Ma、32Ma、14Ma等见解,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以青藏高原腹地最大的红色盆地可可西里为例,从古新世—中新世时期的沉积、生物、火山岩的特征等诸多方面,阐述青藏高原显著开始隆升的时间、表现特点和作用,并认为中新世初期,青藏高原有一次强烈的降温事件;在物质组分上,以钙质粘土、埃达克(Adakitic)火山岩为主;生物上以寒冷、干旱标志的裸子植物为主的植硅体;中新世中期之后青藏高原全面抬升。
引用
收藏
页码:194 / 203+291
+291-29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青藏高原沱沱河盆地渐新—中新世沉积环境分析
[J].
刘志飞
;
王成善
;
金玮
;
伊海生
;
郑洪波
;
赵西西
;
李亚林
.
沉积学报,
2005, (02)
:210-217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成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美国加州大学构造研究所和地球科学系,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上海,北京,成都,成都,上海,圣克鲁斯CA,成都

金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美国加州大学构造研究所和地球科学系,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上海,北京,成都,成都,上海,圣克鲁斯CA,成都

伊海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美国加州大学构造研究所和地球科学系,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上海,北京,成都,成都,上海,圣克鲁斯CA,成都

郑洪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美国加州大学构造研究所和地球科学系,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上海,北京,成都,成都,上海,圣克鲁斯CA,成都

赵西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美国加州大学构造研究所和地球科学系,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上海,北京,成都,成都,上海,圣克鲁斯CA,成都

李亚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美国加州大学构造研究所和地球科学系,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上海,北京,成都,成都,上海,圣克鲁斯CA,成都
[2]
中国哺乳动物区系的演变与青藏高原的抬升
[J].
邱铸鼎
;
李传夔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9)
:845-854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植硅体研究及其应用的讨论
[J].
张新荣
;
胡克
;
王东坡
;
介冬梅
.
世界地质,
2004, (02)
:112-117

张新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介冬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4]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侧古近纪海相地层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J].
李国彪
;
万晓樵
;
刘文灿
;
梁定益
;
H.Yun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3)
:228-240

李国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立忠南大学校北京,北京,北京,北京,韩国大田-

万晓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立忠南大学校北京,北京,北京,北京,韩国大田-

刘文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立忠南大学校北京,北京,北京,北京,韩国大田-

梁定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立忠南大学校北京,北京,北京,北京,韩国大田-

H.Yun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立忠南大学校北京,北京,北京,北京,韩国大田-
[5]
中国埃达克岩的时空分布及其形成背景 附:《国内关于埃达克岩的争论》
[J].
张旗
;
王焰
;
刘红涛
;
王元龙
;
李之彤
.
地学前缘,
2003, (04)
:385-400

张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北京,中国香港,北京,北京,辽宁沈阳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元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北京,中国香港,北京,北京,辽宁沈阳

李之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北京,中国香港,北京,北京,辽宁沈阳
[6]
“植硅体”含义和禾本科植硅体的分类
[J].
吕厚远
;
贾继伟
;
王伟铭
;
王永吉
;
廖淦标
.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2, (04)
:389-39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伟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地理与古人类学系北京,北京,南京,青岛,美国路易斯安那

王永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地理与古人类学系北京,北京,南京,青岛,美国路易斯安那

廖淦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地理与古人类学系北京,北京,南京,青岛,美国路易斯安那
[7]
可可西里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历史重建
[J].
刘志飞
;
王成善
;
伊海生
;
刘顺
.
地质学报,
2001, (02)
:250-25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成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学院沉积地质研究所,成都理工学院沉积地质研究所,成都理工学院沉积地质研究所上海,成都理工学院沉积地质研究所,,,,

伊海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学院沉积地质研究所,成都理工学院沉积地质研究所,成都理工学院沉积地质研究所上海,成都理工学院沉积地质研究所,,,,

刘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学院沉积地质研究所,成都理工学院沉积地质研究所,成都理工学院沉积地质研究所上海,成都理工学院沉积地质研究所,,,,
[8]
青藏高原东北缘第三纪构造—气候事件与环境变迁
[J].
顾延生
;
李长安
;
郭广猛
;
黄长生
.
地质科技情报,
2000, (02)
:1-4

顾延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李长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郭广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黄长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9]
新生代全球变冷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
[J].
刘志飞
;
王成善
.
矿物岩石,
1998, (S1)
:137-14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成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学院沉积地质研究所
[10]
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气候与地形演变
[J].
王建
;
席萍
;
刘泽纯
;
江永进
.
地质论评,
1996, (02)
:166-173

王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青海石油局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甘肃敦煌

席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青海石油局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甘肃敦煌

刘泽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青海石油局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甘肃敦煌

江永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青海石油局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甘肃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