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周缘造山带裂变径迹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32
作者
李玮 [1 ]
胡健民 [2 ]
渠洪杰 [2 ]
机构
[1]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学系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裂变径迹; 热史模拟; 准噶尔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东西两侧造山带地质剖面观察、系统裂变径迹测年与热演化模拟结果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准噶尔盆地周缘造山带中,主要经历了中生代晚期构造热事件。通过裂变径迹分析对比,准噶尔盆地两侧造山带具有不同的隆升历史,盆地西北缘早于东部隆升,隆升速率亦大于东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自白垩纪以来经历了由准噶尔盆地边缘向扎伊尔山先后依次隆升事件,表明了准噶尔西北缘逆冲断裂系向盆内后展式逆冲推覆。准噶尔盆地东西两侧造山带岩石裂变径迹数据均反映了白垩纪以来的冷却隆升事件,充分证实了燕山晚期构造运动在准噶尔地区的普遍存在,为详细研究燕山期新疆北部陆内构造活动提供了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8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新疆准噶尔晚古生代陆壳垂向生长(Ⅰ)——后碰撞深成岩浆活动的时限 [J].
韩宝福 ;
季建清 ;
宋彪 ;
陈立辉 ;
张磊 .
岩石学报, 2006, (05) :1077-1086
[2]   新疆北部后碰撞构造演化与成矿 [J].
王京彬 ;
徐新 .
地质学报, 2006, (01) :23-31
[3]   新疆北部及邻区地壳构造格架及其形成过程的初步探讨 [J].
李锦轶 ;
何国琦 ;
徐新 ;
李华芹 ;
孙桂华 ;
杨天南 ;
高立明 ;
朱志新 .
地质学报, 2006, (01) :148-168
[4]   燕山陆内造山作用的深部制约因素 [J].
邵济安 ;
何国琦 ;
张履桥 .
地学前缘, 2005, (03) :137-148
[5]   裂变径迹定年资料应用中的问题及其地质意义 [J].
张志诚 ;
王雪松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898-905
[6]   前陆冲断带构造分段特征——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断裂构造带为例 [J].
何登发 ;
尹成 ;
杜社宽 ;
石昕 ;
马辉树 .
地学前缘, 2004, (03) :91-101
[7]   新疆阿尔泰铁热克提岩体热历史的磷灰石裂变径迹法研究 [J].
袁万明 ;
董金泉 ;
汤云晖 ;
保增宽 .
地球学报, 2004, (02) :199-204
[8]   准噶尔盆地构造—热演化特征 [J].
邱楠生 ;
杨海波 ;
王绪龙 .
地质科学, 2002, (04) :423-429
[9]   新疆北部及邻区地质构造单元与地质发展史 [J].
王广瑞 .
新疆地质, 1996, (01) :12-27
[10]  
新疆北部及其邻区大地构造[M]. 地质出版社 , 肖序常等[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