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被引:23
作者
包文婷
机构
[1]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学校适应; 大学新生;
D O I
10.13342/j.cnki.cjhp.2012.04.014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学校适应的关系。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256名大学新生进行测量。结果①大学新生学校适应与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r=0.325~0.595;P均<0.01),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r=-0.595-0.290;P均<0.01);②大学新生学校适应总分及各维度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66~0.492;P均<0.01);③社会支持不仅直接影响大学新生学校适应(路径系数为0.456,P<0.001),还通过积极应对间接影响大学新生学校适应(路径系数为0.509;P<0.001)。结论积极应对在社会支持和大学新生学校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75 / 57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J].
董增云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 18 (05) :642-644
[2]   大一新生应对方式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J].
郑敏 ;
李红霞 .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 (04) :10-13
[3]   大学生应对类型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J].
房超 ;
方晓义 ;
李辉 ;
蔺秀云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9, 23 (03) :204-208
[4]   纵向Rasch模型在大学新生适应性追踪研究中的应用 [J].
曹亦薇 ;
毛成美 .
心理学报, 2008, (04) :427-436
[5]   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J].
王桢 ;
陈雪峰 ;
时勘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 (04) :378-380
[6]   《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 [J].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
方晓义 ;
沃建中 ;
蔺秀云 .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5, (02) :95-101
[7]   大学新生学校适应与家庭环境关系研究 [J].
赵燕鹰 ;
张东生 ;
白波 ;
吉如河 .
中国学校卫生, 2005, (02) :147-148
[9]   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入学适应关系的研究 [J].
陶沙 .
心理科学, 2003, (05) :908-909
[10]   特质应对问卷的进一步探讨 [J].
姜乾金 ;
祝一虹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1999, (03)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