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如何进入国法——对当代中国习惯处置理念之追问

被引:11
作者
李可
机构
[1] 东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习惯; 国法; 处置理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4 [学习、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在我国当代法治实践中,习惯处于国法之静态规则体系和动态运行机制上的"次选"、"末选"地位,这反映了我国当代法治理论在民间习惯与国家法律关系上坚守的"进化命题"、"分离命题"和"指向命题"等三大基本命题及其处置理念。因而,从理论上颠覆这三大基本命题并清除其制度性后果,是习惯无障碍地进入国法的必行之举。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53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1]   超越二元对立——再论国家法与习惯法的关系 [J].
李剑 .
前沿, 2011, (05) :91-96
[2]   试论法律推理中逻辑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关系 [J].
李艳秋 .
学习与探索, 2010, (06) :99-103
[3]   侗族习惯法在当今侗族地区的调适研究——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为例 [J].
郭婧 ;
吴大华 .
民族学刊, 2010, 1 (02) :89-97+164
[4]   人民调解员如何对待瑶族习惯法——广西金秀一起误砍林木赔偿纠纷调解过程实录 [J].
高其才 .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0, 23 (05) :67-70
[5]   习惯规则司法适用的困境及出路 [J].
白冰 ;
张淑萍 ;
樊王妮 .
理论月刊, 2010, (04) :90-92
[6]   论民事习惯法与民法典的关系 [J].
尹凤桐 .
山东社会科学, 2009, (09) :110-112
[7]   从习惯、习俗到习惯法——兼论习惯法与民间法、国家法的关系 [J].
李保平 .
宁夏社会科学, 2009, (02) :16-20
[9]   民族习惯的国家表达——以少数民族环境习惯为侧重点 [J].
韦志明 ;
刘明翠 .
青海民族研究, 2008, (01) :54-60
[10]   社会转型期藏区草场纠纷调解机制研究——对川西、藏东两起草场纠纷的案例分析 [J].
扎洛 .
民族研究, 2007, (03) :31-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