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纳如松多隐爆角砾岩型铅锌矿床绢云母Ar-Ar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50
作者
纪现华 [1 ]
孟祥金 [2 ]
杨竹森 [2 ]
张乾 [3 ]
田世洪 [2 ]
李振清 [2 ]
刘英超 [4 ]
于玉帅 [5 ]
机构
[1] 河北地质调查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3] 河海大学
[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5] 武汉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40Ar-39Ar同位素定年; 绢云母; 隐爆角砾岩; 纳如松多铅锌矿体; 西藏;
D O I
10.13712/j.cnki.dzykt.2014.02.008
中图分类号
P618.4 [有色金属];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纳如松多铅锌矿床位于拉萨地块中部隆格尔-工布江达断隆带中段,为冈底斯铜矿带北侧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的典型矿床之一。纳如松多铅锌矿床以发育隐爆角砾岩型和矽卡岩型铅锌矿化为特征。利用40Ar-39Ar同位素测年方法对纳如松多东矿段隐爆角砾岩型主矿体成矿阶段形成的绢云母进行了年龄测定,获得绢云母Ar-Ar坪年龄为(57.81±0.66)Ma,对应的正、反等时线年龄分别为(57.90±1.70)Ma、(57.70±0.77)Ma。所测坪年龄与正反等时线年龄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以代表隐爆角砾岩型铅锌矿体的形成年龄。结合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纳如松多隐爆角砾岩型铅锌矿床形成于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时期。
引用
收藏
页码:281 / 29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西藏纳如松多铅锌矿床成矿岩体形成机制:岩浆锆石证据 [J].
纪现华 ;
杨竹森 ;
于玉帅 ;
申俊峰 ;
田世洪 ;
孟祥金 ;
李振清 ;
刘英超 .
矿床地质, 2012, 31 (04) :758-774
[2]   西藏洞中拉铅锌矿床S,Pb,Sr同位素组成对成矿物质来源的示踪 [J].
费光春 ;
多吉 ;
温春齐 ;
阳正熙 ;
龙训荣 ;
周雄 .
矿物岩石, 2011, 31 (04) :52-57
[3]   西藏工布江达地区亚贵拉铅锌钼矿床辉钼矿Re-Os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J].
高一鸣 ;
陈毓川 ;
唐菊兴 ;
李超 ;
李新法 ;
高明 ;
蔡志超 .
地质通报, 2011, 30 (07) :1027-1036
[4]   亚贵拉-沙让-洞中拉矿集区中新生代岩浆岩Hf同位素特征与岩浆源区示踪 [J].
高一鸣 ;
陈毓川 ;
王成辉 ;
侯可军 .
矿床地质, 2011, 30 (02) :279-291
[5]   西藏冈底斯-念靑唐古拉成矿带典型矿床硫化物Pb同位素特征——对成矿元素组合分带性的指示 [J].
程文斌 ;
顾雪祥 ;
唐菊兴 ;
王立强 ;
吕鹏瑞 ;
钟康惠 ;
刘晓吉 ;
高一鸣 .
岩石学报, 2010, 26 (11) :3350-3362
[6]   西藏洞中拉铅锌矿床石英激光探针40Ar-39Ar定年及地质意义 [J].
费光春 ;
温春齐 ;
周雄 ;
吴鹏宇 ;
温泉 .
矿物岩石, 2010, 30 (03) :38-43
[7]   西藏纳如松多银铅矿S、Pb同位素组成:对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 [J].
杨勇 ;
罗泰义 ;
黄智龙 ;
杨竹森 ;
田世洪 ;
钱志宽 .
矿物学报, 2010, 30 (03) :311-318
[8]   西藏洞中拉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研究 [J].
费光春 ;
温春齐 ;
周雄 ;
吴鹏宇 ;
霍艳 ;
李葆华 ;
龙训荣 .
地质与勘探, 2010, 46 (04) :576-582
[9]   冈底斯造山带两套不同成矿体系的含矿斑岩对比研究 [J].
杨勇 ;
罗泰义 ;
杨竹森 ;
黄智龙 ;
田世洪 ;
钱志宽 .
矿床地质, 2010, 29 (02) :195-206
[10]   青藏高原冈底斯带中部朱诺地区林子宗群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 [J].
梁银平 ;
朱杰 ;
次邛 ;
何卫红 ;
张克信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0, 35 (02) :2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