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纳如松多隐爆角砾岩型铅锌矿床绢云母Ar-Ar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50
作者
纪现华 [1 ]
孟祥金 [2 ]
杨竹森 [2 ]
张乾 [3 ]
田世洪 [2 ]
李振清 [2 ]
刘英超 [4 ]
于玉帅 [5 ]
机构
[1] 河北地质调查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3] 河海大学
[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5] 武汉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40Ar-39Ar同位素定年; 绢云母; 隐爆角砾岩; 纳如松多铅锌矿体; 西藏;
D O I
10.13712/j.cnki.dzykt.2014.02.008
中图分类号
P618.4 [有色金属];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纳如松多铅锌矿床位于拉萨地块中部隆格尔-工布江达断隆带中段,为冈底斯铜矿带北侧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的典型矿床之一。纳如松多铅锌矿床以发育隐爆角砾岩型和矽卡岩型铅锌矿化为特征。利用40Ar-39Ar同位素测年方法对纳如松多东矿段隐爆角砾岩型主矿体成矿阶段形成的绢云母进行了年龄测定,获得绢云母Ar-Ar坪年龄为(57.81±0.66)Ma,对应的正、反等时线年龄分别为(57.90±1.70)Ma、(57.70±0.77)Ma。所测坪年龄与正反等时线年龄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以代表隐爆角砾岩型铅锌矿体的形成年龄。结合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纳如松多隐爆角砾岩型铅锌矿床形成于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时期。
引用
收藏
页码:281 / 29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1]  
A slab breakoff model for the Neogene thermal evolution of South Karakorum and South Tibet[J] . G Mahéo,S Guillot,J Blichert-Toft,Y Rolland,A Pêcher.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2002 (1)
[12]  
Age of initiation of collision between India and Asia: A review of stratigraphic data[J] . David B. Rowley.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1996 (1)
[13]  
Formation mechanism of magmatic rocks in Narusongduo lead-zinc deposit of Tibet:Evidence from magmatic zircon. Ji Xian-hua,Yang Zhu-sen,Yu Yu-shuai,Shen Jun-feng,Tian Shihong,Meng Xiang-jin,Li Zhen-qing,Liu Ying-chao. Mineralium Deposita . 2012
[14]   西藏工布江达县沙让斑岩钼矿床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唐菊兴 ;
陈毓川 ;
王登红 ;
王成辉 ;
许远平 ;
屈文俊 ;
黄卫 ;
黄勇 .
地质学报, 2009, 83 (05) :698-704
[15]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铅锌银矿床的S、Pb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J].
臧文栓 ;
孟祥金 ;
杨竹森 ;
叶培胜 .
地质通报, 2007, (10) :1393-1397
[16]   都龙锡锌矿床锡石和锆石U-Pb年代学:滇东南白垩纪大规模花岗岩成岩-成矿事件 [J].
刘玉平 ;
李正祥 ;
李惠民 ;
郭利果 ;
徐伟 ;
叶霖 ;
李朝阳 ;
皮道会 .
岩石学报, 2007, (05) :967-976
[17]   西藏冈底斯银多金属矿化带的基本特征与成矿远景分析 [J].
孟祥金 ;
侯增谦 ;
叶培盛 ;
杨竹森 ;
李振清 ;
高永丰 .
矿床地质, 2007, (02) :153-162
[18]   北京西山南窖地区南东东110°~120°拉伸线理形成时间的年代学制约 [J].
王瑜 ;
李锦轶 .
岩石学报, 2007, (03) :617-624
[19]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Ⅲ.后碰撞伸展成矿作用 [J].
侯增谦 ;
曲晓明 ;
杨竹森 ;
孟祥金 ;
李振清 ;
杨志明 ;
郑绵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郑有业 ;
聂凤军 ;
高永丰 ;
江思宏 ;
李光明 .
矿床地质, 2006, (06) :629-651
[20]   西藏勒青拉铅锌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张科 .
地质与勘探, 2006, (06) :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