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泾地区长8段致密低渗透油藏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19
作者
丁晓琪
张哨楠
谢世文
易超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镇泾地区; 长8段; 低渗透; 成藏规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镇泾地区长8油藏具有渗透率低、丰度低、储量大的特点,已钻遇的多口高产井显示出长8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通过沉积微层、层序、裂缝及湖盆底形分析,认为长81中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中部的坝顶席状砂为高效储层发育段;与基底断裂有关的裂缝极大地改善了低渗透储层的渗流能力;长8湖盆底形的起伏控制着早白垩世晚期铁方解石的胶结作用,底形的高点是铁方解石弱胶结区,储层物性相对较好,为甜点发育区。通过主控因素分析,提出长8致密低渗透油藏勘探思路及工作方法,即"定层序、占高点、追裂缝、打河道"。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0+9 +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方向与沉积体系分析附视频 [J].
陈飞 ;
樊太亮 ;
高志前 ;
于喜通 ;
庞正炼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06) :24-28+32+109
[2]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纪延长期湖水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 [J].
李树同 ;
王多云 ;
陶辉飞 ;
王彬 ;
何善斌 ;
栾琴 ;
朱晓燕 .
沉积学报, 2009, 27 (01) :41-47
[3]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体系特征及演化 [J].
蔺宏斌 ;
侯明才 ;
陈洪德 ;
董桂玉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5 (06) :674-680
[4]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油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研究 [J].
窦伟坦 ;
侯明才 ;
陈洪德 ;
董桂玉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5 (06) :686-692
[5]   镇泾地区曙光油田延长组构造裂缝分布评价 [J].
周文 ;
林家善 ;
张银德 ;
景小燕 ;
高雅琴 ;
戴建文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8, 30 (05) :1-4+376
[6]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沉积演化及其与早印支运动关系的探讨 [J].
邓秀芹 ;
蔺昉晓 ;
刘显阳 ;
庞锦莲 ;
吕剑文 ;
李士祥 ;
刘鑫 .
古地理学报, 2008, (02) :159-166
[7]   镇泾区块延长组层序格架内油层分布规律研究 [J].
丁晓琪 ;
张哨楠 ;
刘岩 ;
刘鹏坤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49-53+188
[8]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特低渗透砂岩储层裂缝特征及成因 [J].
曾联波 ;
李忠兴 ;
史成恩 ;
王正国 ;
赵继勇 ;
王永康 .
地质学报, 2007, (02) :174-180
[9]   鄂尔多斯盆地镇原—泾川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构造裂缝分布定量预测 [J].
张林炎 ;
范昆 ;
刘进东 ;
周新桂 ;
王春宇 ;
袁杨森 .
地质力学学报, 2006, (04) :476-484
[10]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印支期沉积特征及物源 [J].
刘志武 ;
周立发 ;
白斌 ;
周丽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270-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