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法总则》第16条关于胎儿利益保护的质疑——基于规范的实证分析与理论研究

被引:31
作者
李永军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关键词
胎儿利益保护; 权利能力; 损害赔偿请求权; 继承; 法定代理;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19.02.018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民法总则》第16条规定了为胎儿利益计的特殊情况下的"权利能力",此是对第13条"权利能力始于出生"原则的例外《民法总则》将对胎儿的所谓"权利能力"限制在"利益保护所需"的限度内,是保证胎儿只能作原告,不能作被告。故多数国家一般将胎儿利益的保护限于继承和损害赔偿请求权,我国《民法总则》第16条将"继承"和"接受赠与"明确列入其中,但却没有规定胎儿的法定代理人,此为体系化中的漏洞。特别是,"赠与"在我国法上属于合同,如何签订胎儿的赠与合同以及赠与合同什么时候生效都未规定,应解释为"胎儿出生时生效"为宜,以避免胎儿作为被告出现。另外,《民法总则》第16条是否包括胎儿对第三人侵害其自身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甚有疑问。笔者认为,应解释为没有必要包括其中,因为这种损害赔偿请求权仅仅是因果关系问题,而不是权利能力问题。而且用因果关系解决,对于胎儿的保护更加有利。但应当包括胎儿对于加害其扶养义务人致死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另外,因胎儿娩出为死体或者活体而决定其是否真正享有权利或者利益,故涉及胎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应该在胎儿出生之前不开始计算。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关于胎儿利益保护法律适用问题的探讨 [J].
陈东强 .
山东审判, 2017, 33 (05) :23-25
[2]   论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及权利实现机制 [J].
王洪平 .
法学论坛, 2017, 32 (04) :35-42
[3]   基于民法总则草案中胎儿利益法律保护规定的思考 [J].
叶玉莎 .
法制博览, 2017, (06) :135-136
[4]   胎儿不应有法律上利益——《民法总则草案》第16条质疑 [J].
李锡鹤 .
东方法学, 2017, (01) :2-13
[6]   论胎儿利益的民法保护 [J].
杨巍 .
环球法律评论, 2007, (04) :88-97
[7]   论胎儿利益的民法保护 [J].
尹田 .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2, (01) :49-52
[8]  
民法总则新解读[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7
[9]  
民法总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朱庆育, 2016
[10]  
民法讲义[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近江幸治, 2015